45.热力学第一定律。
n内容---功、热量跟物体内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n数学表达式---
n△U=Q+W式中W表示对内所做的功;
nQ=W+△U式中W表示对外所做的功。
n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做功---对内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对外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热传递---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等效。
热量---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
n大小:Q=c m △ t 或 Q=W+ △U或△U=Q+W 或 Q=I2Rt
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内能
--- n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热运动的分子由于有质量、速度所以有动能。
n分子平均动能---宏观上用温度来描述。
n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距离的不同作用力不同存在位能,为分子势能。(分子系统共有的)
n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理想气体除外,且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n内能---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大量的)
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运动论
--- n分子的大小---10-10m的数量级。
n阿伏加德罗常量---6.02×1023个/mol。(含义)
n分子热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实验验证---扩散、布朗运动。
n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图---不是微粒的轨迹,而是微粒不同时刻的位置的连线图。
n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平衡距离r0,当r= r0时,F引=F斥;
n当r逐渐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得快,F引〈 F斥;
n当r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小,斥力减小得快,F引〉 F斥;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n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n 3.氢原子的电子云。
n 4.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n 5.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n 6.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n 7.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n 8.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n 9.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n 10.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原子的核式结构
n 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及实验
n 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路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散射甚至达到了180度。
n 结论---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n 原子核:组成---质子:带正电1.6 ×10-19c;质量为1.67×10-27kg
中子:不带电,质量比质子稍大。统称为核子。
大小--- 10-15m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能级---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基态---能量的最低状态。
激发态---其他能量状态。
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 En
原子光谱---光谱和光谱分析---用来分析物体的组成成分(原子光谱---明显光谱、暗线光谱)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制约。
氢原子的电子云
n 对于宏观质点,如果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受力情况,就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算出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n 对于电子等微观粒子,由于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因此轨道的说法毫无意义,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和附近各点出现概率的大小,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出现的概率---称为电子云(教材图) 。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n 实质分别为---氦核、高速电子流、电磁波。
n 电离能力由强到弱--- 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
n 穿透能力由弱到强---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
n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0.1c 、接近c 、c 。
n 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n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n 衰变---原子核放出α 或β粒子就变成新核。
n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n 应用---射线:可以用γ射线探伤、 α射线消除静电、保存食物、育种(使DNA发生突变)、放疗、利用半衰期不随物理化学性质而改变的特点进行考古、示踪原子。
n 污染---1945年广岛、长崎两枚原子弹;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2001年9月2日开始的“小小钥匙链放倒13人”。
n 和防护---核电站的厚厚水泥墙;核废料防灾很厚很厚的金属箱内,并埋在深海里;加强防范意识;核不扩散。
核反应方程
n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n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氧17和质子------------
n 中子的发现-------------
n 核反应方程---表示原子核反应的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n 核能---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n 质量亏损--- -核反应中释放出能量筒是质量减少。
n 质能方程--- E=mc2
n 质能方程演变为--- △E= △mc2
裂变
n 定义---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n 铀核的裂变---
n 链式反应---一般说来,铀核的裂变时总是要放出2~3个中子这些种子又会引起其他的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能量。
n 核电站---控制核裂变的速度(临界体积)。
聚变
n 定义---把轻核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n 热核反应---使轻核发生聚变时,必须使它们的距离十分接近,达到10-15m的近距离。所以可以通过高温(几百万摄氏度)剧烈的热运动使得一部分原子核已经具有足够的动能克服相互间的斥力,相互碰撞时发生聚变。
n 可控热核反应---与裂变相比的优点1.释放能量大;2.无放射性物质;3.燃料丰富。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n 媒介子---光子(电磁相互作用)、胶子(强相互作用)。
n 轻子---不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
n 强子---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有:质子、中子、介子和超子。
1. 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n 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
n 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n 4.光导纤维。
n 5.棱镜、光的色散。
光的直线传播
n 光的直线传播---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宏观上沿直线传播(不考虑光的衍射)。
n 本影---光线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
n 半影---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
光的反射
n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n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传播方向一定变化,传播速度一定不变)。
n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虚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为对称。
光的折射
n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通常发生改变的现象(垂直入射除外)
n 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度。
斜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n 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射入介质中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n 计算:
全反射
n 全反射---光从光密质(n大的)射入光疏质(n小的)时,光全部反射(没有折射)的现象。
n 条件---(1)光从密质进入疏质;(2)入射角 i 大于临界角C。
n 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此时折射角等于90度。
n 计算---
n 应用---蜃景、光导纤维。
光的色散
n 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n 光的色散---原因棱镜材料对不同色光的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偏折较少;
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较多。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频率越来越大。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n 1. 光的本性说的发展简史。
n 2.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n 3.光的衍射。
n 4.光的偏振现象。
n 5.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n 6.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n 7.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n 8.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光的本性说的发展简史
n 17世纪---牛顿:光的微粒说;惠更斯:光的波动说。
n 1801英国的托马斯●杨---光的干涉实验成功。
n 19世纪60年代---迈克斯韦的电磁波的预言。
n 19世纪80年代末---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n 19世纪末---光电效应。
n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n 光即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光的干涉
n 光的干涉现象---相干光在屏上出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n 双缝干涉---光线通过单缝,再通过双缝(相干光源)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n 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
n 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n 条纹宽度--- △x=Lλ/d
n 薄膜干涉---透明物体两个反射面的反射光线的叠加成干涉图样。
n 薄膜干涉应用:检查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增透膜。
光的衍射
n 定义---光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n 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
n 现象---透过纱巾看、通过狭缝观察、光学显微镜、泊松亮斑。
光的偏振现象
n 现象---教材第三册光的偏振图片。
n 结论---光是一种横波。
n 应用---偏振镜头、计算器等等。
电磁波谱
n 光谱和光谱分析---用来分析物体的组成成分(原子光谱---明显光谱、暗线光谱)
n 满足---
n 红外线---波长在770nm~106nm之间。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它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温度高、颜色深辐射力强。红外遥感、遥控、红外线频率根接近物体分子的固有频率,所以可以用来加热物体,主要体现热效应。
电磁波谱
n 紫外线---波长在400nm~5nm之间。有荧光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杀菌。
n 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还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的。穿透能力强,穿透物质的厚度跟物质的密度有关,工业上检查金属内部是否有砂眼、裂纹等缺陷,在医学上透视人体内的病变及骨骼。
n γ射线---波长在10-10nm以下,电离作用非常小,贯穿本领很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n 光的电磁本性---光是一种电磁波。
n 电磁波谱---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γ射线。
光电效应
n 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n 波动说遇到的困惑---
n 1.极限频率的问题,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而不是和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n 2.光电效应的瞬时性,不超过10-9秒;
n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光子说
n 光子说---爱因斯坦(1879--1955)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它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且满足 ---
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n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γ-W
---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逸出功---是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光的波粒二象性
n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n 概率波-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
n 物质波---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1987)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星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 λ= h / p
n 物理学把物质分为两大类---实物和场。
激光
n 激光的特性---
n 1.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可调制用来传递信息;
n 2.平行度非常好---远距离传播仍能保持一定强度可以用来测远距离、雷达、跟踪运动目标测速度;
n 3.聚到很小的一点---读光盘;
n 4.高能量---切割物体、焊接(工业、医学);
n 5.产生高压---引起核聚变(小颗粒的核燃料用激光从各个方向进行照射)。
原子和原子核
85.电能的输送。
n损失的功率---P = I2R导。
n原因-电流的热效应。
计算:
---电压: U1 : U2= n1 : n2 U3 : U4= n3 : n4 U损=U3 - U2
---电流: I1 : I2= n2 : n1 I2= I3 I3 : I4= n4 : n3
---电功率: P损=I2R导= P总 - P用= P3 - P2 P2=P1 P4=P3
|
|
84.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原理---铁芯:不漏磁,即: ;所以:又因为: 所以有:又因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所以:
U1:U2:U3 = n1:n2:n3 n1I1 = n2I2 + n3I3
8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
感抗n定义: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来表示。
n大小:低频扼流圈---匝数---几千甚至一万;自感系数---几十亨;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匝数---几百;自感系数---几十毫亨;作用---通低频、阻高频 。
容抗定义: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容抗来表示。
工作原理:充电和放电的保证了通过的交流电流。
大小:电容越大、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应用:金属外壳接地。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达、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使得其中是v与B的夹角(时,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正弦式电流的图像---略
三角函数表达---
最大值---n引入:描述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最大值。
n大小:Em=nBsω Im=Em/R总 Um=ImR外
n正负:I=Im sin ωt
有效值---n引入:描述与直流电等效的交流电的热效应。
n定义:等R等t等Q热的情况下直流电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值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n大小: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是 倍。
n含义:表示交流电的热效应。
n相关联接:电表的读数、用电器的标号、电流的热效应、及交流电和稳恒电流的相关计算。周期与频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