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的制备合理的是---------------------------------------( ) ①将氯化铝溶液与硫化钾溶液混和后过滤来制备硫化铝;
②将过量的铁与氯气加热反应氯化亚铁;
③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稀硫酸
④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
⑤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 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NaCl
A.④ B.②③ C.③④ D.全部
例1、实验室中准备有下面主要仪器: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药匙、镊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铁架台九种,如果药品选用合理,仪器可以选其中的几种,能制取的气体有 ( ) A.只有氧气 B.只有二氧化碳 C.氢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例2、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气体发生、收集和尾气吸收装置,以探究该装置的多功能。
(1)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直接收集NH3、H2,但不能收集O2,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快速发生器,对装置Ⅱ稍作改进后即可作为O2的收集装置,乙同学对装置Ⅱ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O2时在装置Ⅰ中的a中加入_______ _,b仪器中加入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Ⅰ,可以用两种不同类的方法来收集NO,试简述操作方法:
(4)丁同学认为装置Ⅱ经乙同学改进后只需在装置Ⅱ之后连一尾气吸 收装置即可收集SO2气体。试将吸收SO2的尾气吸收装置画在方框内。
(5)戊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Ⅰ和装置Ⅲ可进行验证Cl2的氧化性比Br2强的实验,进行此项实验时在装置Ⅰ中的a仪器中加入___________试剂,b仪器中加入________ 试剂,装置Ⅲ中应加入
______ _试剂,根据装置Ⅲ中观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即可得出Cl2的氧化性比Br2强的结论。
例3、 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1)从下图中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2)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②缓慢开启活塞K3,A管中的现象是 。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
是 ;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
例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混合物组成的质量比,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混合物A |
加入适量水得到 |
加入试剂B |
过滤后经洗涤干燥所得固体C |
蒸发滤液得到晶体D |
称量 |
Ⅰ |
BaCl2 NaCl |
溶液 |
过量CO2 |
|
D |
A、D |
Ⅱ |
CaCl2 NaCl |
溶液 |
过量饱和Na2CO3溶液 |
CaCO3 |
NaCl |
A、C |
Ⅲ |
Na2SO4 MgSO4 |
溶液 |
|
|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Ⅰ中D的成分是 ,通过称量后 (填“能”或“不能”)计算
得到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
②实验Ⅱ填写的内容中一定错误的是 ,其原因是
。
③对实验Ⅲ进行设计,并将相应内容填入Ⅲ中对应的空格内。
(三)、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
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干燥管。如图所示。
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 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 物质吸收;
③碱性杂质可用 物质吸收; ④水份可用 来吸收;
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2.气体干燥剂
酸性干燥剂(如: 等)不能用来干燥 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 (如 等)不能用来干燥 性气体
有氧化性的干燥剂(如 )不能干燥有还原性气体(如 等)。
注意: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无水CaCl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
3、 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常见的装置有:
(二)、气体的收集
收集气体常用的方法有
(一)、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根据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等来选择)
注意:1、 制备气体,可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制备的气体有 等。试管口应稍 倾斜,以防止产生的 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处。
2、 制备气体,可用如图2-图11所示的装置。用它可制备的气体有 等。
3. 制备气体,可用如图12-图15所示的装置。用它可制备的气体有: 等。
2、掌握几种重要的无机物的制取及物质制备的实验设计。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装置、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2)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
(3)
①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②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③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
(4)C、D (5)A
3、(1)B C C A 两个C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及浓硫酸
(2)
(3)水浴(附温度计)。将D置于冰水中
1、(1)分液漏斗,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或组装反应发生装置)
(2)①用D代替长颈漏斗;②将B放入A的广口瓶中,长颈漏斗下端插入B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