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2.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A.P的初动能 B.P的初动能的1/2
C.P的初动能的1/3 D.P的初动能的1/4
1.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4、本节课的特点
强调过程教学,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对整个“反正弦函数”概念的来龙去脉包括对反正弦函数记号、含义的理解都与学生一起经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本节课的密度强,但是是适合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
3、教学过程的设计 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本节课直入主题,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从正弦函数有无反函数到在怎样的区间上有反函数,从对记号的引入到反正弦函数,从反正弦函数的性质到反正弦函数的图像,问题步步深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质疑精神,并共同参与其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正弦函数的概念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使得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今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正弦值表示相应的角值以及反正弦函数的概念。现在我们能用任一正弦值表示这个范围内的角值,那么对于其它范围,其它区间上的角值如何去表示呢?例如:中的如何表示呢?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材。本教材的特点是:新颖、知识面广、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而本章节教材,内容翔实,主次分明。在这个章节上,教材写的言简意赅,给了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不一样的适合学生的设计!反正弦函数是紧接着学习了三角函数之后的内容。反正弦函数作为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对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反三角函数中,反正弦函数有着模本的作用。而反正弦函数是反三角函数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与反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反正弦函数的概念,又可使学生加深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而且为学习其它反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的设计
遵循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文本”的理念,根据本校(上海市示范性高中)学生的特点: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学生的现有数学知识的准备:已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反函数等,我设计了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加强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根据反正弦函数的性质描点得到图像,也可以利用原来函数图像与反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翻折而得到。
由学生自己画出图像,从反正弦函数的图像中,形数结合,再让学生直观了解反正弦函数的性质。
5、最值:,
4、单调性:增函数
3、奇偶性:奇函数(用定义证明,证明过程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