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
则这个长方体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为…………………………[ ]
A.3, B.2, C.3,2 D.2,3
4.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 ]
A.8 B.7 C.6 D.5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直线l1∥l2,则α为…………………………………………[ ]
A.150° B.140° C.130° D.120°
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的值是……………………………………………………………………………………………[ ]
A.9 B.-9 C.6 D.-6
39.(6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政状况的恶化。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主要发达国家争夺中东的目的及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4分)20世纪60年代末中东产油国为维护石油权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综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东产油国经济状况的变化。(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有何认识?(2分)
图10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11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4)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0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5)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6)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6分)
[解析]根据图10读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的消费市场。
[答案](4)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
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
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5)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6)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
②受盆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
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材料三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10分)
(8)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
本部分共4题,共160分。
36.(36分)图8和图9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9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2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1) 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4分)
(2) 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12分)
(3) 甲区域是玉米和 (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4分)
(4) 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8分)
(5) 根据图9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解析](1),根据“表2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可以读出B地气温的特点。(2),根据A、B两区域的位置,判断两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缺水的原因。(3),甲区域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乙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是蔬菜和水果产区。(4)结合两国的情况归纳(5)根据图中的材料,可以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8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9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小麦;水果。
(4)
(5)①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
②工业协作条件好;
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海运发达。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解析]①处海拔较高;②处颗粒较大;③土壤发育好,有地下水的补给;④处邻近沙漠。该区域河流以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流量大,向下流流量减少,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因此径流年际变化小。
[答案]10.C 11.D
图4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9.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解析]该方案中,居住区在丘陵地区,工业区地势平坦,与居住区之间有防护带隔开,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靠近河流,但距离铁路有一定距离。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例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等。
[答案]8.D 9.A
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6-7题。
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甲处景观可能路南石林。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答案]6.B 7.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