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6930  396938  396944  396948  396954  396956  396960  396966  396968  396974  396980  396984  396986  396990  396996  396998  397004  397008  397010  397014  397016  397020  397022  397024  397025  397026  397028  397029  397030  397032  397034  397038  397040  397044  397046  397050  397056  397058  397064  397068  397070  397074  397080  397086  397088  397094  397098  397100  397106  397110  397116  397124  447090 

3. 算法三种逻辑结构的几点说明: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在流程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2)一个条件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语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试题详情

2. 画流程图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流程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试题详情

1.“算法“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描述性说明,算法具有如下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3)有效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是有效的.

试题详情

3.根据对条件的不同处理,循环结构又分为两种:

直到型(until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如图13-1-3,先执行A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若为“假”,则再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为“真”为止.

当型(while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如图13-1-4,当给定的条件成立(“真”)时,反复执行A框操作,直到条件为“假”时才停止循环.

        

            图13-1-1            图13-1-2

试题详情

2.算法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试题详情

1.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带箭头的流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试题详情

语文教学讲究整体化、综合化、实践化。本课采取了活动的形式进行,通过参与活动竞争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起他们对对联的好奇,并为最后的对联创作作好铺垫。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体现大课堂,学生主体的人文思想,基本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试题详情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以重点问题的提出为导向,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从而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辅之以适当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把握。

试题详情

本课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首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实践获得理论指导;其次,重点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学,激活思维,生成问题,当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变序的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础。

试题详情

⑴为下列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此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文人出一字联征对,曰:

墨;泉。

1931年,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任清华大学教授,曾出三字上联,作为入学考试的题目。出句为:孙行者。

好的对句有:

胡适之/韩退之/祖冲之

小结:对联创作并不难,凡身边景、眼前景皆可入联

⑵以迎接我校80周年校庆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角度任选)。

⑶选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学设计评析]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对联”题目,同年秋开始配合新课程改革使用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①教材上也赫然出现“奇妙的对联”一节。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对联”,终于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也受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极大关注。

作为一次新的尝试,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体现课改理念,落实《课标》要求,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设计实践中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