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7657  397665  397671  397675  397681  397683  397687  397693  397695  397701  397707  397711  397713  397717  397723  397725  397731  397735  397737  397741  397743  397747  397749  397751  397752  397753  397755  397756  397757  397759  397761  397765  397767  397771  397773  397777  397783  397785  397791  397795  397797  397801  397807  397813  397815  397821  397825  397827  397833  397837  397843  397851  447090 

4.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   ④将氯气溶于水时的导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全部

试题详情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B、C、D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B和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C、D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从内到外各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和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能与E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

B.实验室制备A和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由B、D原子或A、B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D.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试题详情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当NO2溶于水产生1molNO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1023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在c(H+)=c(OH-)的溶液中,AlO2-不可能大量存在

试题详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酒精作消毒剂  B.有机食品,就是有机合成的食品

C.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化钾      D.使用明矾可软化硬水

试题详情

1、朗读文章第二段,说说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_。   剖析: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在第二段中作者只用了19个字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作者作了以下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⑶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王安石游览褒禅山的主要心得是什么?                _。    剖析:总的来说,全文开头两段先记游,接下来写因“游”而引发的议论。从第一段仆碑上“华”的读音引发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的议论,得出要“有志”(或“尽志”)的结论。主要内容在第三段。   参考答案:

  本文作者的感悟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由游洞不能坚持到底而引发的思考。做任何事情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对毅力的锻炼。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缩不前,是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只有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树雄心,立壮志,发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精神,才不至于中途退缩,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和可喜的成就。   二是作者从路旁倒着的“其文漫灭”的碑石而产生联想,感慨“悲夫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必须要“有志”,否则“深思”则不可能,更谈不到“慎取”,仍然会“谬其传”。  3、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_。    剖析:可以从⑴过渡衔接;⑵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⑶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

  ⑴ 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⑵ 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或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⑶ 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总之,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二者紧密结合,记游是议论的根据和基础,议论是记游的生发和深化。记游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又与记游相呼应,这是本文结构的特点。

试题详情

通过课前预习,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试题详情

5、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试题详情

3、文言知识整理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了横线的词语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其矢     

②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

A 梁君臣之首      B 忧劳可以国      

C 逸豫可以身      D 数十伶人

4翻译下列句子

(1)、“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试题详情

1、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史学家,字   ,号   ,晚年号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    运动的倡导者,继承和发展了唐朝       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散文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       》作的序,这是一篇史论。 

试题详情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