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8638  398646  398652  398656  398662  398664  398668  398674  398676  398682  398688  398692  398694  398698  398704  398706  398712  398716  398718  398722  398724  398728  398730  398732  398733  398734  398736  398737  398738  398740  398742  398746  398748  398752  398754  398758  398764  398766  398772  398776  398778  398782  398788  398794  398796  398802  398806  398808  398814  398818  398824  398832  447090 

15.答案:B

解析:铜与HNO3反应时,消耗的HNO3进入Cu(NO3)2和氮的氧化物(NO2或NO)。n(Cu)==0.03 mol;n(气体)==0.05 mol;所以共耗HNO3的物质的量n(HNO3)=0.03 mol×2+0.05 mol=0.11 mol。

试题详情

14.答案:D

解析:HNO2的酸酐是N2O3,而NO是一种无色气体,其中氮元素呈+2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A、B、C三选项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13.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了同素异形体的知识,同一元素可组成不同性质的多种单质,如:磷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故C、D错;另外同一种元素不可能形成化合物,化合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构成,故B错。

试题详情

12.答案:B

解析:因两金属都是+2价金属,可推知每mol金属还原得2 mol NO2。所以,两金属总的物质的量为:(4480+336×2)/44800=0.115 mol,两种氢氧化物总质量可用金属离子质量加氢氧根离子质量来计算:4.6 g+0.115 mol×2×17 g·mol1=8.51 g。

试题详情

11.答案:C

解析:Fe、Al块被氧化膜覆盖,并不是铝与浓硝酸不反应。浓硝酸易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其中溶液呈黄色。

试题详情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学中缩聚反应中的脱水规律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每相邻两个分子间脱去一分子水,因此,脱去水分子的数目就是参加反应的单体数目再减去1。也可由氢原子个数进行计算:(200×2-2)/2=199。

试题详情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关系,另外本题还涉及到有效数字的计算。

试题详情

8.答案:C

解析:解本题应从化合物的化学式及N为出发点,N的化合价为+1,则N共有的电子数为:5×7-1=34,其中N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相结合,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无正化合价,在化合物中只呈-1价,所以在N5AsF6中As的价态只能为+5价。

试题详情

7.答案:AB

解析:浓、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和所有的金属反应(Pt、Au除外)。常温下,浓硝酸能钝化Fe、Al等,这是因为浓硝酸将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反应。Ag、Cu都能和硝酸反应,与浓硝酸反应剧烈,与稀硝酸反应比较缓慢,但都反应彻底,故正确选项为A、B。

试题详情

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氮族元素的最低负价为-3价,所以其氢化物的通式为RH3;其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减;磷酸为三元酸。故只有A正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