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9227  399235  399241  399245  399251  399253  399257  399263  399265  399271  399277  399281  399283  399287  399293  399295  399301  399305  399307  399311  399313  399317  399319  399321  399322  399323  399325  399326  399327  399329  399331  399335  399337  399341  399343  399347  399353  399355  399361  399365  399367  399371  399377  399383  399385  399391  399395  399397  399403  399407  399413  399421  447090 

1、材料特征

(1)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小诗(诗歌意象是我们熟悉的且易理解的)或一些名言警句。

(2)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意蕴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或感悟,进行作文。

(3)诗词型的不能写成诗歌或诗句鉴赏短文。

试题详情

3、典型例析

例2006年高考湖南作文题目: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分析]

2006年湖南卷作文题为命题作文形式,命题者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做出了一定限制,要求考生依据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但这道命题作文与以往不同,以往的命题作文,只是给出一个标题。今年在给出题目之前先列出了“意气”一词的三个义项,然后以“谈意气”为题作文。命题对考生的立意有一定规定--既可就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谈“意气”;也可只取其中一个义项来谈“意气”,但不能脱离命题的三个义项而随意发挥。

“意气”的第一个义项是“意志和气概”。“意志”指的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如意志坚强,意志薄弱,不屈不挠的意志。”“气概”指的是“在对待重人问题大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真、豪迈的),如英雄气概,气概非凡。”“意志”“气概”合用,便构成了“意气”的第一个义项。就这一层意义说,“意气”一词,多用来指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精神状态,如意气风发,意气昂扬。“意气”的第二个义项,是“志趣和性格”。“志趣”指的是“行动或意志的趋向”;“性格”指的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懦弱、粗暴等。”就这层意思说,“意气”一词,多用来指朋友间的相知相识,如意气相投。“意气”的第三个义项,是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个义项是考生比较熟的。年轻人,容易偏激、任性,事后又免不了以“意气用事”自责。

命题者还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就还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不意味着不能写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关键是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如果脱离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片面强调形式以求美,简单堆砌材料以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能视为好文章。

例2、2007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提供的材料就是对“母语”这个概念的多角度的解释和理解,材料本身对“母语”的涵义、性质、价值和意义以及母语与我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解读,为考生理解、体会后自选角度立意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类似的命题形式还有2006年高考天津卷的“愿景”,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材料对话题和题目中的概念“愿景”“符号”作了解释和说明,为学生审题降低了门槛,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明确的写作指向。

试题详情

2、审题要点

这种命题形式审题难度小,只要借助义项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即可。审题时还可参照“独词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写作角度也很明确,毋需在审题和立意上投入大量时间。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1)题目选择的是一个多义词语作话题或题目。

(2)材料对词语作了多方的解释和理解。

(3)每个义项都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写作角度。

试题详情

3、经典例析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广东卷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题目分别为“季节”“传递”。审题时,我们要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求得小、巧、具体的写作角度。以“季节”为例,审题时,可先添加修饰语,缩小“季节”的写作范围:自然的、人生的、生命的、爱的、事业的、历史的、社会的……,再结合虚拟提问法对话题内涵进行挖掘,我们的“季节”怎么啦?通过分析可以派生出这样一些角度:全球气候变暖,四季不明了;人生四季,重在把握青春;爱的四季亘古不变(爱不分四季);人物心态的“四季变化”;中日关系“四季”变奏曲;城市高楼大厦四季不分给人们带来的缺憾等。“传递”这个题目审题就更简单了,运用虚拟提问法就可轻松搞定,如“传递什么?”“为什么要传递?”“怎么传递?”等。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独词型的还不少:如1988年全国卷的“习惯”、1994年全国卷的“尝试”,北京高考卷先后考的“规则”“转折”“寻找”“包容”“安”“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杂”、“忙”;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脸”、重庆卷的“自嘲”;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问”、辽宁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等。

试题详情

2、审题要点

(1)语境设置法  即在词语或短语前后添加修饰语或设置一定的语境,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当然命题作文的题目就不能加了,但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去挖掘,寻求最佳角度。

(2)虚拟提问法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新闻写作中的“5W”理论对题目中的独词进行虚拟提问。“5W”是指“是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是谁”(Who)“为什么”(Why)。拿到一个独词型或概念型的题目后,不妨多问几下,通过递加追问,变抽象为具体,可以打开写作的思维,确立写作的角度。同时,这种由果及因的追问,也能对话题有更深的认识,易把文章写得深刻些。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作文命题中没有材料提示,仅提供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以命题作文居多。因为没有材料的提示和渲染,对于写惯了话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审题及写作都很为难了,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试题详情

3、经典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略)

200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形式虽为漫画,但内容上是针对现代教育问题的。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现象让学生去思考与讨论。如:媒体上炒作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愈演愈烈的家长“陪读”现象,全国文艺界的各种“选秀”选红了谁?“人造美女”现象等。

试题详情

2、审题要点

(1)选准“靶子”,即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会问题或现象。

(2)确立写“点”,在具体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写作具体的“点”。

(3)善于运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等,使你的认识有理性深度。

(4)分析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应该重点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通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1)选取的材料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生活中某种社会现象。

(2)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代感、写作的开放性。

(3)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和看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