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0895  400903  400909  400913  400919  400921  400925  400931  400933  400939  400945  400949  400951  400955  400961  400963  400969  400973  400975  400979  400981  400985  400987  400989  400990  400991  400993  400994  400995  400997  400999  401003  401005  401009  401011  401015  401021  401023  401029  401033  401035  401039  401045  401051  401053  401059  401063  401065  401071  401075  401081  401089  447090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试题详情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试题详情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

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试题详情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试题详情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试题详情

(1)实验原理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研究者通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算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即取样调查法。实际操作时往往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实习方法  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试题详情

①模拟原理  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②模拟程序  两种颜色小球各10个,分别置于两桶内→分别从两桶随机抓小球,记录→放回、再抓→重复50 ~ 100次→统计→DD、Dd、dd的数量→计算数量比。

试题详情

2.卵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因为它含有许多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卵黄,而使细胞体积增大了许多倍。但卵细胞一般与外界交换物质少,故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特殊。

试题详情

原理:  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当与琼脂相遇时,其中酚酞变成紫红色,因此,从颜色上的变化就知道NaOH

扩散得有多远。在一定时间内,NaOH在琼脂块的每一侧扩散的距离大致相同。

步骤:  将含酚酞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放入烧杯内,加入

NaOH溶液,10min后取出,用纸巾吸干,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分析: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也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限

制了细胞的长大。

1.细胞为什么要分裂?或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1)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营养吸收与废物排出)以保证细胞正常生命代谢需要。

(2)保证适宜的核质关系,使细胞质能在细胞核的控制范围内。

试题详情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

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