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7安徽文)若,则=( )
(A) (B) (C) (D)
6.(2008山东文、理)满足,且的集合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5.(2008江西文、理) 定义集合运算:.设,,
则集合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
A.0 B.2 C.3 D.6
4.(2008海南、宁夏文)已知集合M ={ x|(x + 2)(x-1) < 0 },N ={ x| x + 1 < 0 },则M∩N =( )
A. (-1,1) B. (-2,1) C. (-2,-1) D. (1,2)
3.(2008北京文)若集合A={x|-2≤x≤3},B={x|x<-1或x>4},则集合A∩B等于( )
(A){x|x≤3或x>4} (B){x|-1<x≤3}
(C){x|3≤x<4} (D) {x|-2≤x<-1}
2.(2008天津文)设集合,,,则=( )
A. B. C. D.
1.(2008湖南文)已知,,,则( )
A. B. M∪N=U
C. D.
8. “分期付款”、“森林木材”型应用问题
(1)这类应用题一般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但在求解过程中,务必“卡手指”,细心计算“年限”.对于“森林木材”既增长又砍伐的问题,则常选用“统一法”统一到“最后”解决.
(2)利率问题:①单利问题:如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若每期存入本金元,每期利率为,则期后本利和为:
(等差数列问题);②复利问题:按揭贷款的分期等额还款(复利)模型:若贷款(向银行借款)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分期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按复利),那么每期等额还款元应满足:(等比数列问题).
7.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需分类讨论.;③常用公式:,,.如(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Sn=2n-1,则=_____(答:);(2)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2进1”,如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那么将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_(答:)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如求:(答:)
(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如①求证:;②已知,则=______(答:)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如(1)设为等比数列,,已知,,①求数列的首项和公比;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①,;②);(2)设函数,数列满足:
,①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②令
,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并比较与的大小。(答:①略;②,当时,=;当时,<;当时,>)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如(1)求和: (答:);(2)在数列中,,且Sn=9,则n=_____(答:99);
(6)通项转换法:先对通项进行变形,发现其内在特征,再运用分组求和法求和。如①求数列1×4,2×5,3×6,…,,…前项和= (答:);②求和: (答:)
6.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如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
⑵已知(即)求,用作差法:。如①已知的前项和满足,求(答:);②数列满足,求(答:)
⑶已知求,用作商法:。如数列中,对所有的都有,则______(答:)
⑷若求用累加法:
。如已知数列满足,,则=________(答:)
⑸已知求,用累乘法:。如已知数列中,,前项和,若,求(答:)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特别地,(1)形如、(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后,再求。如①已知,求(答:);②已知,求(答:);(2)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如①已知,求(答:);②已知数列满足=1,,求(答:)
注意:(1)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当时,);(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与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或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如数列满足,求(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