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1400  401408  401414  401418  401424  401426  401430  401436  401438  401444  401450  401454  401456  401460  401466  401468  401474  401478  401480  401484  401486  401490  401492  401494  401495  401496  401498  401499  401500  401502  401504  401508  401510  401514  401516  401520  401526  401528  401534  401538  401540  401544  401550  401556  401558  401564  401568  401570  401576  401580  401586  401594  447090 

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告诉我们

( )

①要敢于承认客观事实  ②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机械地效仿别人 

③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能痴心妄想 ④要安分守己,不能越位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④观点均违背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材料说明要从实际出发,敢于面对客观现实,①②当选。

[答案] A  

试题详情

3.(2010年新乡模拟)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表明

( )

A.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观点

B.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物可以有相同的观点

C.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看法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D.世界观人皆有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哲学知识认识事物以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不同的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待同一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故A当选。

 [答案] A

试题详情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如约而至。千百年来,人们从敬畏太阳,到认识太阳,把握太阳的运行规律,人类宇宙观发生了巨变。据此回答1-2题。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神话的世界里,在他们看来,太阳的瞬间消失如同某样食物的消失一样:中国人说,太阳被天狗吃了;越南人认为,吞掉太阳的是青蛙;在阿根廷人看来,连太阳都敢吃的肯定是凶狠的美洲虎了……无论是天狗吃日、青蛙吞日还是美洲虎吃日、都不可能改变日全食的发生原理,这是因为

( )

A.人类永远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变自然

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C.人只能根据自然界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界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解析] A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C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2.我们的祖先在看到日全食时曾经做出的拯救太阳的行动,如今再也不会出现。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在日全食时做出拯救太阳的行动,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

(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C.世界的物质性            D.唯心主义世界观

[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已有的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新的活动,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试题详情

1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写景各有特点,李白写蜀道山水,“连峰去天不盈尺,    ”,

  以山川之险揭示蜀道之难,杜甫写景既有“舍南舍北皆春水,    ”的清

  新自然,也有“    ,乾坤日夜浮”的雄浑阔大,而孟浩然则凭“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写出了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意境。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赞美了前人的探索精神;苏轼《赤壁赋》“挟

  飞仙以遨游,    ”,寄托了超凡脱俗的浪漫情怀;姜夔《扬州慢》“念

  桥边红药,    ”,抒发了扬州兵燹后的凄然之情。

  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 但见群鸥日日来 吴楚东南坼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 抱明月而长终 年年知为谁生

()

试题详情

17.古诗文默写。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之圣人,             ;今之众人,      

        。(韩愈《师说》)

  答案:(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2)①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试题详情

16.名句名篇默写。

  (1)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3)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4)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醉翁亭记》)

  (6)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7)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         

  答案:(1)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天大寒 砚冰坚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关关雎

  鸠 在河之洲 (7)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8)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试题详情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不畏浮

  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题详情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答案:(1)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4)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试题详情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2)是日也,天朗气清,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蓑

  烟雨任平生 (2)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

试题详情

12.(2009·宁夏·海南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答案:(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