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圆x2+y2-2kx+2y+2=0(k>0)与两坐标轴无公共点,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圆的方程为(x-k)2+(y+1)2=k2-1,圆心坐标为(k,-1),半径r=,若圆与两坐标无公共点,即,解得1<k<.
20.[答案] 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1分)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分)“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3分)
[赏析] 树叶纷纷飘落在香砌(香阶)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寂静,却有“寒声”,这是树上的落叶坠在阶上的声音。“寒”字用得极妙,既是词人对秋寒节候的感受,也是对自己孤寒处境的感慨,兼写物境与心境。玉楼观月的一段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然而骨子里却有一股清刚之气。接下来三句声情顿挫,骨力遒劲,情感上以景寓情已不足以表达内心感情,自然转入下片直接抒情倾吐愁思。
下片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三句说明怀旧之情无法回避,时时萦绕心头、攒聚眉间。
19.[答案] (1)“静中生凉”是本诗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而用“不是风”三字精妙点出。既然不是风,那么“微凉”从何而来呢?结合前面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等意象,可知所谓“微凉”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罢了。这样表达增加了诗歌的曲折意味。
(2)①这一句运用了白描、衬托的手法,以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树荫密密,竹林深深,虫鸣唧唧的夏夜图。竹深林密,衬托出环境的清幽,虫鸣更见其静谧。②与下句形成因果关系,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为突出静中生凉的主旨作铺垫。
[赏析] 本诗的突出之处在于撇开暑热难耐之类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色,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还有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这一切很好地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诗人置身其中,凉意顿生,所以结句才会引出“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石遗室诗话》中说:“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这正是杨万里诗歌的特点,超出习惯性思维方式,巧妙地表达出静中生凉的旨趣。
18.[答案] (1)(示例一)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
(示例二)“怪来一夜蛙声歇”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天气乍暖忽寒的情味。前两天天气乍暖,青蛙也欢欣歌唱;忽然天气又变寒了,青蛙顿时悄无声息。
(2)此诗善于选择典型的人与物的形象,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受,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分别描写桃花、野梅、蛙声和天寒,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
17.[答案]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十分荒凉的禹庙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治水英雄的歌颂之情,情绪昂扬豪迈。(2分)
(2)禹庙的山“空”庭“荒”,正是当时唐代社会的写照。(1分)诗人借大禹治水这一神话传说,暗讽了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3分)
[赏析] 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希望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发扬大禹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首联开门见山,写禹庙的森然、肃然之貌;颔联写庙内之景,既写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颈联写庙外之景,画面壮观,透出无限的力与美;尾联意蕴含蓄,流露出敬佩之情。抑扬相衬手法的使用,将荒凉之景与昂扬豪迈之情统一了起来。
16.[答案] (1)颔联写的是:由于堤岸崩坏,诗人不得不曲折绕路而行,在前方林木疏落之处,他终于欣喜地看到了住家的屋舍。(2分)
(2)颈联中的“喧”和“枕”二字用得很精彩。(1分)这里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这个村落既静谧又充满生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之景的新奇之情。(3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山道上所见的日暮景色:幽静、安详、清新而秀丽。出谷的苍烟、穿林的斜日、喧闹着的野碓、浅沙上的小桥都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全诗又处处从“道中”二字生发,写景即抒情,景美情真。
15.[解析] 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大都时途经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的小孤山所作,借景抒情,寄托胸臆。前四句描绘了小孤山险恶的地势及其遮挡狂澜的作用。后四句借以抒怀,抒自己虽处在末世,身为孤臣,也要英勇杀敌,争取取得抗元斗争胜利的豪情。
[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14.[解析] 送别类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解答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②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③领会诗词中所蕴涵的典故的意义;④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⑤从语言突破,如谐音手法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⑥从构思着手,探寻其巧妙的寄情方式与匠心所在。
[答案] (1)运用比兴手法,(1分)营造出朋友离别的依恋氛围,为下文具体抒写惜别深情作铺垫。(1分)
(2)一是形式上,对仗精工奇巧。“诗”对“梦”,“成”对“尽”,“流水”对“落花”,“上”对“间”。(2分)二是内容上,转换自然贴切。此联由上文绘眼前景转至写手中诗,并由梦引出下联的“思”与“愁”,景情相生,象意互映,令人产生惜别的强烈共鸣。(2分)
13.[解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
(1)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12.[解析] 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应上“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门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