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1495  401503  401509  401513  401519  401521  401525  401531  401533  401539  401545  401549  401551  401555  401561  401563  401569  401573  401575  401579  401581  401585  401587  401589  401590  401591  401593  401594  401595  401597  401599  401603  401605  401609  401611  401615  401621  401623  401629  401633  401635  401639  401645  401651  401653  401659  401663  401665  401671  401675  401681  401689  447090 

1.若圆x2+y2-2kx+2y+2=0(k>0)与两坐标轴无公共点,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圆的方程为(xk)2+(y+1)2k2-1,圆心坐标为(k,-1),半径r=,若圆与两坐标无公共点,即,解得1<k<.

试题详情

20.[答案] 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1分)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分)“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3分)

[赏析] 树叶纷纷飘落在香砌(香阶)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寂静,却有“寒声”,这是树上的落叶坠在阶上的声音。“寒”字用得极妙,既是词人对秋寒节候的感受,也是对自己孤寒处境的感慨,兼写物境与心境。玉楼观月的一段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然而骨子里却有一股清刚之气。接下来三句声情顿挫,骨力遒劲,情感上以景寓情已不足以表达内心感情,自然转入下片直接抒情倾吐愁思。

下片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三句说明怀旧之情无法回避,时时萦绕心头、攒聚眉间。

试题详情

19.[答案] (1)“静中生凉”是本诗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而用“不是风”三字精妙点出。既然不是风,那么“微凉”从何而来呢?结合前面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等意象,可知所谓“微凉”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罢了。这样表达增加了诗歌的曲折意味。

(2)①这一句运用了白描、衬托的手法,以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树荫密密,竹林深深,虫鸣唧唧的夏夜图。竹深林密,衬托出环境的清幽,虫鸣更见其静谧。②与下句形成因果关系,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为突出静中生凉的主旨作铺垫。

[赏析] 本诗的突出之处在于撇开暑热难耐之类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色,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还有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这一切很好地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诗人置身其中,凉意顿生,所以结句才会引出“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石遗室诗话》中说:“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这正是杨万里诗歌的特点,超出习惯性思维方式,巧妙地表达出静中生凉的旨趣。

试题详情

18.[答案] (1)(示例一)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

(示例二)“怪来一夜蛙声歇”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天气乍暖忽寒的情味。前两天天气乍暖,青蛙也欢欣歌唱;忽然天气又变寒了,青蛙顿时悄无声息。

(2)此诗善于选择典型的人与物的形象,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受,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分别描写桃花、野梅、蛙声和天寒,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

试题详情

17.[答案]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十分荒凉的禹庙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治水英雄的歌颂之情,情绪昂扬豪迈。(2分)

(2)禹庙的山“空”庭“荒”,正是当时唐代社会的写照。(1分)诗人借大禹治水这一神话传说,暗讽了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3分)

[赏析] 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希望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发扬大禹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首联开门见山,写禹庙的森然、肃然之貌;颔联写庙内之景,既写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颈联写庙外之景,画面壮观,透出无限的力与美;尾联意蕴含蓄,流露出敬佩之情。抑扬相衬手法的使用,将荒凉之景与昂扬豪迈之情统一了起来。

试题详情

16.[答案] (1)颔联写的是:由于堤岸崩坏,诗人不得不曲折绕路而行,在前方林木疏落之处,他终于欣喜地看到了住家的屋舍。(2分)

(2)颈联中的“喧”和“枕”二字用得很精彩。(1分)这里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这个村落既静谧又充满生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之景的新奇之情。(3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山道上所见的日暮景色:幽静、安详、清新而秀丽。出谷的苍烟、穿林的斜日、喧闹着的野碓、浅沙上的小桥都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全诗又处处从“道中”二字生发,写景即抒情,景美情真。

试题详情

15.[解析] 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大都时途经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的小孤山所作,借景抒情,寄托胸臆。前四句描绘了小孤山险恶的地势及其遮挡狂澜的作用。后四句借以抒怀,抒自己虽处在末世,身为孤臣,也要英勇杀敌,争取取得抗元斗争胜利的豪情。

[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试题详情

14.[解析] 送别类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解答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②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③领会诗词中所蕴涵的典故的意义;④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⑤从语言突破,如谐音手法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⑥从构思着手,探寻其巧妙的寄情方式与匠心所在。

[答案] (1)运用比兴手法,(1分)营造出朋友离别的依恋氛围,为下文具体抒写惜别深情作铺垫。(1分)

(2)一是形式上,对仗精工奇巧。“诗”对“梦”,“成”对“尽”,“流水”对“落花”,“上”对“间”。(2分)二是内容上,转换自然贴切。此联由上文绘眼前景转至写手中诗,并由梦引出下联的“思”与“愁”,景情相生,象意互映,令人产生惜别的强烈共鸣。(2分)

试题详情

13.[解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

(1)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试题详情

12.[解析] 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应上“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门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