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1912年3月《临时约法》;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3)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4)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5)1915年底护国运动
(6)1916年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
(7)1917年孙中山《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
(8)1917年“护法运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
(9)、1915年新文化运动
(10)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1)1920年,第二次护法运动
(1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13)1923年2月,“二七罢工”(教训)
(14)1926年。北伐战争。
3、近代军阀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1)军阀分裂及割据混战
(2)府院之争(其实质是美、日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3)张勋复辟
(4)对德国宣战
3、影响: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空前灾难。
2、黑暗统治:①内:独裁、倒退②外:卖国。
1、割据局面出现
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1912--1916年)
1、外交: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举例:
2、内政:违背民主潮流(对内专制独裁事实有哪些?复辟倒退过程?)
①大搞复辟活动:A、政治上 B、军事上 C、刺宋案,镇压二次革命。
②加紧复辟帝制:
第一步: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第二步: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将大总统的权利扩大到几乎与皇帝一样。接着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暴露其当皇帝的野心。
第三步:公开恢复帝制(1915年12月12日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
(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反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复辟封建君主制度的社会基础尚存。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处心积虑复辟帝制,他用最高统治地位及兵权加强独裁统治。其地位、兵权和实力是他得以复辟帝制的主要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中国,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
(4)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涣散导致反袁斗争软弱无力,致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此外,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的思想舆论,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也起了一定作用。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
3、过程:
①清末:1905年袁在天津小站练兵,利用师生、部属关系,笼络大批亲信。
②1905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建立北洋新军六镇,形成雏形。
③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为新工具。
④1912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
⑤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为直、皖、奉三大派系
3、性质:封建、卖国的反革命军事、政治集团。
2、根源: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时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