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1927  401935  401941  401945  401951  401953  401957  401963  401965  401971  401977  401981  401983  401987  401993  401995  402001  402005  402007  402011  402013  402017  402019  402021  402022  402023  402025  402026  402027  402029  402031  402035  402037  402041  402043  402047  402053  402055  402061  402065  402067  402071  402077  402083  402085  402091  402095  402097  402103  402107  402113  402121  447090 

文中求注法,就是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句。

试题详情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又如“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中的“禳”字,虽生僻,但只要我们意识到了“示”多与祭祀迷信有关,便可推知此处是人们将他画成图以祛鬼避邪之意。

试题详情

“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句中“黠”作何解释?就现代汉语而言,它是贬义词,是“狡猾”的意思。但在上文特定的语境里,却不尽然。“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帝每面称之”等句,无疑表明了帝的宠爱。由此可见,“黠”在此处应为褒义,作“聪慧”解。2001年全国卷12题“而城中鼓噪从之”也可由此推断。“鼓噪”,现在泛指喧嚷,是贬义词,如“鼓噪一时”。考虑到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是对田单智慧的赞美与赏识,这样翻译显然不妥,与语境不相谐调,译为“擂鼓呐喊”,则更切合文意。

试题详情

比如,《左传》中说:“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耳。”句中的“孙”若解释为“孙子”,那么句子就应译为“哀公最终被三子所逼迫,到越国当了孙子”,显然不合情理。其实这里“孙”与“逊”通假,意思为“流亡”。又如《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句中的“借”字,注释解为“借阅”便说不通,借一本书尚可,岂能“借”满架书?《孟子·尽心上》言:“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谁知道你是不是想据为已有呢?这一点归有光不会不明白。况且联系下文可知,归有光的先人曾为朝廷命官,家中又为书香门第,即便败落,也不致于落魄如此。故此处当读jī,是“堆叠”的意思。

试题详情

古人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遣词造句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由已知词义推知未知词义。比如“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一句讲的“春”“秋”两季之事,“春耕”对“秋敛”,由此可推出“敛”为“收割”之意;“补不足”与“助不给”相对,“助”即“补”,因而“给”亦为“足”,成语“家给人足”可作佐证。又如屈原《离骚》中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中的“比”,“比”对应“齐”,“齐”有“相同”之意,成语有“等量齐观”,那么“比”也是“相同”,而非“比较”。一些并列的短语也可藉此来推断。比如“文过饰非”,“过”与“非”词义相同,那么“文”与“饰”也相同,“文”即为“掩饰”之意。又如“化险为夷”,即然是在互相转化,那么“夷”也就为“不险”,即“平坦、平安”之意。

试题详情

任何句子都处在一个语法结构之中,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的不同的成分,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便可以推知词语的词义。比如“人怀异意,以沮新政”中的“沮”,用在连词“以”之后,名词“新政”之前,显然不可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动词,结合上下文,译成“阻止”,字通句顺。再如“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宣子谒诸郑伯”中的“谒”字的理解,“谒诸郑伯”中的“诸 ”是兼词,相当于“之于”。“宣子”是主语,而谓语只能是动词“谒”,“谒”的宾语不是“郑伯”而是“之”所指代的内容即上文的“环”。通过这样分析就可确定“谒”的意项为“请求”,而不可能是其它。

试题详情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语段的前提。“常见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在文中的含义”则强调了理解的方法,即必须联系上下文做一个周密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地解释,片面孤立地看待。如何周密考虑呢?方法很多,现简述一二。

试题详情

《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行文自然流畅,说理透辟,比喻鲜明,又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本文论述“保民而王”的观点非常透彻。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使惠王折服,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论辩才能。

《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荀子》共二十卷,收文章32篇,《劝学》是第一篇。原文分两部分,分别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这里节选的三段,在原文的第一部分中。文章以许多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学习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发展才能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主要依赖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有步骤地不间断地坚持努力学习。荀子强调教育的功能,学习的重要,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篇文章里,说理是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进行的,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得具体生动,明白易懂,从而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如文章的第二段,作者论证学习的作用时,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然后以四个同类事物: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设喻,来说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从同一个角度,反复加以说明。这样写既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同时,由于每个比喻的具体内容各异,又使读者不觉得繁复,留下了比较新鲜、深刻的印象。再如第三段中作者论述学习贵在不舍时,也是接连以骐骥、驽马、朽木、金石这样两组四个比喻来说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这四个比喻两两成组,在内部条件上恰恰相反,但由于“舍”与“不舍”之别,条件好的不能取得好结果。比喻再加正反两面的对比,作者虽然没有专门去说理,道理却已经鲜明突出地摆在读者面前了。文章通篇都有比喻,但运用的方式灵活多变,有时单用,有时连用;有时先说理,再设喻;有时先设喻而寓理于其中;有时连用几个同类的比喻;有时又正反比较,搭配出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作者巧妙的运用之下,文章显得错落有致,富于启发性,使读者没有板滞的感觉。

《过秦论》选自《新书》,是古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大约写于汉文帝元年(前179),作者贾谊时年仅21岁。本文通过对秦由盛至衰,由兴到亡的历史总结,论述了它所犯的过失,揭示了导致其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政的主张,并讽劝当时的统治者必须以秦为鉴戒,施行仁义,以求长治久安。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但叙事却多于议论,议论又多寓于叙事之中。文章以叙事作为议论的依据,故根据充足,议论就更有理有力;而叙事又因议论的阐发,使其思想内容得以深化和升华。这样叙议结合,富于雄辩,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作者使用辞赋的艺术手段,铺张、夸饰、排比、对偶,满篇皆是,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汪洋恣肆,主题突兀,不仅能够以理服人,而且能够以情感人。再加之全篇对比到底,纵比、横比、连比、间比等多种对比方法相交织在一起,使得文章结构奇特宏伟,气势雄阔磅礴,论述酣畅淋漓。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的《师说》,曾被誉为胆识兼备,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品。他关于教师的职能的提法,就有精辟独到之处,以前从未有人提得这么明确;他主张以道为择师的唯一标准和能者为师的观点,更突破了封建观念,针砭了当时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流弊;关于“人非生而知之”,有惑或从师的论断,也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值得肯定。至于教师职能这个命题,虽有借鉴的意义,但必须扬弃韩愈所指的具体内容,而赋予新的意义。本文在写作上也是非常成功的。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环环相套,紧扣中心,布局谋篇,颇具匠心。在论证的过程中,又有的放矢,有破有立,有褒有贬,有虚有实,有综合有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极有说服力。对比手法和排偶句式的大量运用,正反两面的反复论证,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气势更为顺畅壮盛,不仅感情充溢,而且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

试题详情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题详情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