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1969  401977  401983  401987  401993  401995  401999  402005  402007  402013  402019  402023  402025  402029  402035  402037  402043  402047  402049  402053  402055  402059  402061  402063  402064  402065  402067  402068  402069  402071  402073  402077  402079  402083  402085  402089  402095  402097  402103  402107  402109  402113  402119  402125  402127  402133  402137  402139  402145  402149  402155  402163  447090 

例1

证:

      

左边 = 右边    ∴等式成立

例2

 解:   

例3

解:

 从而

例4

解:   

  

试题详情

诱导公式6:

sin(90° -a) = cosa,  cos(90° -a) = sina. 

     tan(90° -a) = cota,  cot(90° -a) = tana. 

     sec(90° -a) = csca,  csc(90° -a) = seca

诱导公式7:

sin(90° +a) = cosa,  cos(90° +a) = -sina. 

     tan(90° +a) = -cota,  cot(90° +a) = -tana. 

     sec(90° +a) = -csca,  csc(90°+a) = seca

如图所示   sin(90° +a) = M’P’ = OM = cosa

        cos(90° +a) = OM’ = PM = -MP = -sina

或由6式:sin(90° +a) = sin[180°- (90° -a)] = sin(90° -a) = cosa

cos(90° +a) = cos[180°- (90° -a)] = -sin(90° -a) = -cosa

诱导公式8:

sin(270° -a) = -cosa,  cos(270° -a) = -sina.   

tan(270° -a) = cota,   cot(270° -a) = tana. 

   sec(270° -a) = -csca,  csc(270°-a) = seca

诱导公式9:

sin(270° +a) = -cosa,  cos(270° +a) = sina. 

     tan(270° +a) = -cota,  cot(270° +a) = -tana. 

   sec(270° +a) = csca,  csc(270°+a) = -seca

试题详情

诱导公式一(其中):     用弧度制可写成

    

   

   

公式二:          用弧度制可表示如下:

   

  

   

公式三:     

   

   

公式四:          用弧度制可表示如下:

   

   

   

公式五:           用弧度制可表示如下:

   

   

  

试题详情

 
外因的变化
备注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
 
 
 
浓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固体物质除外
v、v均增大,且v>v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v、v均减小,且v>v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v、v均减小,且v<v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v、v均增大,且v<v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
增压引起浓度改变
固体和液体、恒容时充入不反应气体情况除外
v、v均增大,只是增大的倍数不同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压引起浓度改变
v、v均减小,只是减小的倍数不同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试题枚举

[例1]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 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A.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 N键形成。

     B. 1个N≡ N断裂的同时,有3个H - N键断裂。

     C. 1个N≡ N断裂的同时,有6个H - N键断裂。

     D. 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 - N键形成。

  解析: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 V ,同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从本质上来讲反应虽然仍在进行,但各种物质的绝对量不再变化,我们就称为达到平衡状态,对此题关键要分清谁表示V 谁表示V ,例如,1个N≡N断裂,即表示要向右进行,生成NH3即为V ;而6个N-H键断裂表示向左进行,生成N2与H2,即V。6个N-H形成,相当于生成2molNH3,表示V 。根据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某反应的速率,若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之比,反应亦达到平衡,所以答案为A、C。

答案:A、C

[例2]  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SO2 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 时,即生成1molO2

 解析: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各物质的起始量,也没有给出反应的具体条件,所以无法知道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时,及SO2 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也就是说无法知道达到平衡后,SO2 和S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上否相等。所以A、B选项不能选为答案。由于此反应是气体非等体积反应,在恒温恒容下,压强不变,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故C选项正确。由于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 时,即消耗了1molO2 ,此时又生成1molO2 ,即意味着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D选项也正确。

 答案:C、D

 [例3]可逆反应: 3A(g)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解析: 本题考查平衡移动知识,重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条件可对各选项逐一分析。选项A中,如果B和C都是固体,则无论平衡怎样移动,反应混合物中的气体只有A一种,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温度升高而改变,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当C为固体,B为气体时,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由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有更多的固体C生成,使反应混合物中气体的总质量相应减小,而气体分子数保持不变,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应变小 ,若C为固体,而B为非气体时,则反应混合物中的气体只有A,这与选项A情况相同,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只有当C为固体时,B必为气体,才符合回意要求,选项C符合题意.既然选项C符合题意要求,则选项B一定不符合或意要求。选项D中,如果B和C都是气体,则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由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混合物中气体分子数相应增大,而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为气体)。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C、D。

[例4]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1,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0.30mol·L-1,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衡一定向右移动

 B.B的转化率降低

 C.

 D.C的体积分数降低

 解析:本题可采用虚拟的方法来解答。假设把容器扩大到原来的2倍时.平衡不移动(虚拟),则这时A的浓度由  0.50 mol·Ll变为0. 25 mol·Ll,而事实上A的浓度为 0.30 mol·L1,然后再由虚拟状态回到事实.A的浓度由0.25 mol·L1变为0.30 mol·L1,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即本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与备选选项对照,只有A项不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试题详情

4.“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

试题详情

3.“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试题详情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试题详情

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试题详情

2.(2009·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2)题。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解析]以热点区域--环渤海地区入手,主要考查环渤海地区资源、能源利用的特点、成因以及带来的不良影响。准确理解注释内容和分析表中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通过对比分析表格中环渤海地区与全国的各要素数值可发现,环渤海地区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较全国低。由此可总结出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第(2)题,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因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围绕能耗高来回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