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答案:(1)3.2 (2)D
解析:使用量筒时,以与量取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相切的刻度计量体积。图中的10 mL量筒分度值是0.2 mL,因此(1)的正确答案为3.2 mL。
从滴定管的最大标称容量刻度处至下端尖嘴处,这部分体积是不确定的。问题(2)中液面处读数是a,此时滴定管中液体体积除有刻度部分的体积(50-a) mL外,还须加上无刻度部分的体积,因此,最终结果一定大于(50-a)mL,即答案为D。
25.答案:(1)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24.答案:(1)过滤
(2)浓硫酸 玻璃棒、滤纸、漏斗、石棉网
(3)2KCl+H2SO4(浓)===K2SO4+2HCl↑ (4)漏斗、烧杯
解析:此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化氢气体的原理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制备HCl要用到可溶性金属氯化物和浓硫酸;而在学生开列的用品中恰缺少浓硫酸。氯化钾也只能从所给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利用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溶解性不同(MnO2不溶于水),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其中的二氧化锰,进行过滤操作所缺少的用品有玻璃棒、滤纸、漏斗,制备HCl所用的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用到石棉网;吸收氯化氢的装置是一倒置漏斗和烧杯以防倒吸。
23.答案:(1)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洗
(2)先用盐酸清洗,再用水洗
(3)先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22.答案:(1)NH4Cl
(2)碱石灰(或答生石灰、KOH固体等任一种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 向下排气法
(3)向上排气法
解析:此题为一推断型的实验题。由题给条件可知,B为NH3,C为HCl气体,所以A为NH4Cl。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或生石灰、KOH固体等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干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氯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1.答案:(1)不能 在酸性溶液中,NO能将SO氧化成SO,造成结果错误;
(2)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没有BaSO3;(3)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4)(a g-142 g·mol-1×)××100%。
20.答案:(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
解析:此题为一定量实验题,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做定量实验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为:先看实验目的,再明确实验的反应原理和计算原理。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2KClO32KCl+3O2,计算原理为:M(O2)=,m(O2)=a g-b g,n(O2)=,所以,此实验的关键在于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温度,二是压强。这就要求读数时,气体温度要与室温一致,量筒内外压强一致。在弄清原理后,再考虑实验的每一步操作。
19.答案: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简述) |
① |
溶解 |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 H2SO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
② |
过滤 |
安装好过滤装置,将①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
③ |
稀释(或沉淀) |
在另一烧杯中,放入适量蒸馏水,将②的滤液沿玻璃棒慢慢加入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
④ |
过滤 |
重新安装过滤装置,将③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
⑤ |
洗涤沉淀 |
向④的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面浸过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洗几次 |
⑥ |
检验沉淀是否 洗净 |
用小试管从⑤的漏斗下口取少量洗出液,滴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
18.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水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17.答案:(1)B (2)次要因素 (3)科学研究应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