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2140  402148  402154  402158  402164  402166  402170  402176  402178  402184  402190  402194  402196  402200  402206  402208  402214  402218  402220  402224  402226  402230  402232  402234  402235  402236  402238  402239  402240  402242  402244  402248  402250  402254  402256  402260  402266  402268  402274  402278  402280  402284  402290  402296  402298  402304  402308  402310  402316  402320  402326  402334  447090 

20.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解析]:本组题提供一幅较为抽象的地图,要求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能力,结合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不考虑地形因素,赤道地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º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º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故第19题选AC。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第20题选BD.

试题详情

1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详情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7-18题。17.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1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举措的认识和理解。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依旧乃至更为严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极大优越性。故第17题,选B。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故第18题,选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

试题详情

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15.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16.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的掌握情况。图8中农业地域类型可以理解为:a是地中海沿岸亚热带水果,b欧洲谷物与乳畜混合农业,c乳畜业,d林业。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乳畜业,在欧洲典型分布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故14题选C。图9反映的农业类型可以理解为混合农业,q表示大量谷物供应到市场,可见当地的谷物农业商品率较高,因此在欧洲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发展,第15题选B。西班牙m和法国n两地均盛产葡萄。m纬度低,故鲜果上市早,第16题选C。

试题详情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12-13题。

12.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13.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图6反映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可能是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结果。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老龄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现老龄化。故第12题选B。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故第13题顺序为①③④②,选D。

试题详情

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11.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据图5,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故第9题选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 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故第10题选C。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第11题选择A。

试题详情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7-8题。

7.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8.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据此,第7题选A。第8题对应第7题选项如下:①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内蒙古大草原,④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故第8题选B。

试题详情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I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3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作答第5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第6题选A。

试题详情

4.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陆半球”的极点为38ºN、0º,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º S、180 º,根据西半球跨度160ºE向东→20ºW,南半球跨度0 º向南→90ºS,第3题选择D。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 º 26’S,180ºE。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试题详情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