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2141  402149  402155  402159  402165  402167  402171  402177  402179  402185  402191  402195  402197  402201  402207  402209  402215  402219  402221  402225  402227  402231  402233  402235  402236  402237  402239  402240  402241  402243  402245  402249  402251  402255  402257  402261  402267  402269  402275  402279  402281  402285  402291  402297  402299  402305  402309  402311  402317  402321  402327  402335  447090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则关于物体在0~时间内和在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B.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C.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试题详情

2.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试题详情

   题意。)

1.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恒力F

  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A斜向下运动,

直线OAy轴负方向成角(<90°)。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当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B.当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C.当时,质点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D.当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试题详情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图16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      位于中间。(1分)

  (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    。(3分)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海水水体运动(潮汐)成因理解、对海岸地貌特点的认知及对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天文大潮形成在朔、望时,而“八月十八”则是望日即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之时。

(2)从图示信息可知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岛屿众多,海岸曲折、陡峻,海阔水深,多天然良港。

(3)舟山群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适宜发展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业等;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海岸曲折、陡峻,多良港,附近浙江、上海经济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故舟山群岛空间资源开发价值极高,适宜间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

[答案]:(1)地球  (2)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   风暴潮

(3)  

主要海洋资源类型
利用方式
海洋生物资源
发展捕捞业、海水养殖业
海洋空间资源
建港口、海运
海洋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

B.[城乡规划]图17是某古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两方案中仓储用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分)

(2)省道改线的目的有       。(3分)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比评价。(2分) 

(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       。(2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布局原则理解。并在方案的优化比较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仓储用地的选择要考虑方便货物的输入输出,并要减少交通运输量,应选择在交通干线或枢纽地带。

(2)交通线路的设计要考虑通行方便、联系居民点同时减少对耕地占用、保护土地资源,避免破坏文物古迹、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减少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

(3)从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对耕地占用看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综合考虑对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及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布局原则,方案一更有利于该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  货物运输量大  

(2)保护古镇;提高省道交通流量;减轻古镇交通污染。  

(3)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方案一

C.[旅游地理]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       ,其重要价值是           。(3分)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    地貌。   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4分)、

  (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

[解析]:本题通过“重走霞客路”,将我国武当山、黄山、武夷山等众多知名旅游景点串联起来,重点考查学生对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认知,对旅游景观分类、成因的把握,对旅游资源价值的理解,及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的理解。

(1)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以其独特而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美学、经济价值发展旅游业,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且在人员物资的流动中,加强不同地区间人民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3)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当地旅游环境的承载力,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设施的建设要与当地景观保持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考虑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

[答案]:(1)武夷山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D.[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3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等生态价值和           等经济价值。(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到对地理统计图表的认知解读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理解,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措施的应用能力。

(1)据图20柱状图提供数据随年份演变可知,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变小,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围湖造田,另一方面是上中游水体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洞庭湖淤积。

(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主要生态价值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另,湖泊湿地开发的经济价值有很多,如作供水水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航运等。

(3)此题设问若改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较为可行的方案、措施”则更利于学生把握答题重点,凸现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针对洞庭湖水域面积缩减、沿岸工农业发展排污致使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应坚持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洞庭湖周围地区做好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污染防控等工作。

[答案]:(1)变小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试题详情

29.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   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点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际联系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

(1)从题干及表格数据,A区域地处沿海,交通便利;GDP16013亿元,经济发达;大学生比例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GDP能耗低,反映科技较为发达;二三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多;人口众多,大学生比例低,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提供给A区域。

(3)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答案]:(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试题详情

28.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琚是    (4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涉及知识要点有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等级体系等。

(1)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涵盖了等级低的B。

(2)城市低级住宅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因为中高档住宅。E为别墅,高级住宅。

(3)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  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答案]:(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试题详情

27.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4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2分)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锋面气旋系统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

(1)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

(2)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在山高坡地、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

(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

(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4)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

试题详情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13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25-26题。

25.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26.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区认知及中国西北地区环境、资源的综合认知。第25题要求考生将各组合中前30名城市个数计算出来后再做选择,A各省共有1+5+1即7个,B各省共有5+2+1即8个,C各省共有1+2+3即6个,D各省共有1+5+0即6个,故选AB。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故第26题选AD。

试题详情

图12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12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24.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图12反映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涉及天津、成都、沈阳、廊坊等地,是美国企业将生产的部分转移到中国的产业转移(典型的工业分散)现象。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于我国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飞机生产技术革新的作用,而对于能源消费及政策的影响较小。故第23题选BD,24题选BC。

试题详情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22题。

21.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21选AB。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故22题选A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