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广东)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低
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
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C.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D.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交通,少开车
5.(广东)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的燃料的燃烧
4.(湛江)下面是CO2、 O2、的自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B
3. (佛山)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O2与O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CO和CO2 B.金刚石与石墨 C.铝条和铝粉 D.红磷与白磷
2. (佛山)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边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可能是( )
A.CO B.H2和CO C.CH4 D.H2
1. (佛山)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CO B.CO2 C.N2 D.NH3
37.(南京市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31)(6分)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图中有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
(3)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
(4)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
(5)该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有 等
(6)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36. (苏州市2008届高三教学调研 34 B.)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下图是胚胎干细胞获取方法图解。
(1)早期充育的胚胎分为__________几个主要阶段。
(2)C、D细胞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3)胚胎干细胞有何应用前景?(说出两例)。
(4)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反对克隆人?
35. (苏北四市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34)水从高处向下流形成的景观叫“跌水”。环保部门采用跌水充氧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方法是: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变黑变臭,其原因是外来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的限度。图示污水处理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经过水耕型蔬菜池处理后的水中,_ ▲___元素(至少两种)明显减少。
(2)水耕型蔬菜池还生活着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类群,水耕型蔬菜池就是一个小型的_ ▲_。水耕型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茭白等的生长,对水中__▲__(一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___▲ _多层次的循环利用。
34.(徐州市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32)(7分))农业生态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
▲ 等(至少2种)。
(2)该图中有食物链 ▲ 条。该生态系统中
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 。
(3)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
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
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4)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① ▲ ;②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