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28  3936  3942  3946  3952  3954  3958  3964  3966  3972  3978  3982  3984  3988  3994  3996  4002  4006  4008  4012  4014  4018  4020  4022  4023  4024  4026  4027  4028  4030  4032  4036  4038  4042  4044  4048  4054  4056  4062  4066  4068  4072  4078  4084  4086  4092  4096  4098  4104  4108  4114  4122  447090 

27、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既要纵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C.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离不开整体               D.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试题详情

26、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A.事物有量变就能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

试题详情

2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B.尊重规律就能够有效地改造自然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按规律办事才能造福人类

试题详情

24、科学的发展观,是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D.规律具有客观性

试题详情

23.这者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充满着矛盾,必须处处回避矛盾

B.发挥意识能动性,办事情就必然成功

C.从客观实际出发,办事情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D.主观动机必须符合实际,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试题详情

22.花环让老鼠获得了选美冠军,这是对她有利的。可是,时过境迁,当花环变成拖累生命的赘物时,对她就只有弊处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的变化开始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抓住了主要矛盾       

D.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试题详情

21.《山居秋暝》中作者以 “‘竹喧’、‘莲动’衬‘空山’之静”,勾画出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这一创作技巧蕴涵的哲理是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B.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C.任何两个具体的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关系

D.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一只老鼠,捡到一个花环,戴在头上后成了鼠国的选美冠军。她非常高兴,走到哪都戴着它。可有一天,突然一只猫出现在她面前,她本来可以很快逃走的,结果因为戴着那个花环,身子不灵活,最终被猫吃掉了。据此回答22~23题。

试题详情

20.“山、雨、月、松、泉、石”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山间景物巧妙一结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这告诉我们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走曲折的路

C.事物内部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把不同事物简单组合,就能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

试题详情

19.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A.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规律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C.正确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试题详情

18.《决定》强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据此回答19~21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