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2922  402930  402936  402940  402946  402948  402952  402958  402960  402966  402972  402976  402978  402982  402988  402990  402996  403000  403002  403006  403008  403012  403014  403016  403017  403018  403020  403021  403022  403024  403026  403030  403032  403036  403038  403042  403048  403050  403056  403060  403062  403066  403072  403078  403080  403086  403090  403092  403098  403102  403108  403116  447090 

33.(11分)  (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 的生理作用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答案(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⑴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⑵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合成和分泌。

⑶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

试题详情

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

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

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

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

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    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答案(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

[解析]该题要同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⑴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③观察现象:3 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⑵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再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⑶将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由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

试题详情

30、(15分)

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2和45 g H­O。

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与2 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4H10。(2)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3)(4)消去反应。

(5)

(6)

[解析](1)88gCO2为2mol,45gH2O为2.5mol,标准11.2L,即为0.5mol,所以烃A中含碳原子为4,H原子数为10,则化学式为C4H10。(2)C4H10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但从框图上看,A与Cl2光照取代时有两种产物,且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一种,则只能是异丁烷。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2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2之间为1:2加成,则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F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为卤代烃在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5)F被新制的Cu(OH)2氧化成羧酸,D至E为然后与信息相同的条件,则类比可不难得出E的结构为。E与G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5)G中含有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以将官能团作相应的位置变换而得出其芳香类的同分异构体。

31(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

据图回答:

(1)    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        

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           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因为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有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        

                        

答案(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

(2)    A

(3)    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5)叶绿素含量低

[解析]⑴从图中可以看出,果实成熟后硬度的变化与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含量变化一致与果胶质水解产物变化相反,可见,其硬度的降低与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有关,而纤维素的降解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有关,果胶的降解与果胶酶的活性有关。

⑵A品种在成熟后,其硬度变化比较小,应耐贮运。

⑶从⑴的分析可以看出: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减缓变软就是要降低酶的活性,而要降低酶的活性,就要适当降低温度,从而延缓果实软化。

⑷采摘后要使果实提前成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适当提高贮存的温度或用乙烯处理。

⑸果实成熟过程中绿色变浅是因为叶绿素转变成了其他色素,从而含量降低。

试题详情

29.(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R为As,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As2S5。(4)显然x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试题详情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答案(1)①正极  ②4OH-4e=2H2O + O2↑。③2.8L  ④16g  ⑤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可以  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解析](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 + O2↑。③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④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0.5/2 ×64 =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

试题详情

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H2SO4 (浓) + C CO2↑+ 2 H2O + 2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的仪器
(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答案C  浓硫硫和木炭  产生反应物

B  无水硫酸铜   检验是否有水

A  品红      检验SO2

A  酸性KMnO4    除去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的存在。

[解析]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入浓硫硫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存在,因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先要除去SO2

试题详情

26. [解析]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第一次射出磁场的点为,与板碰撞后再次进入磁场的位置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有…⑴,粒子速率不变,每次进入磁场与射出磁场位置间距离保持不变有…⑵,粒子射出磁场与下一次进入磁场位置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与相等.由图可以看出……⑶

设粒子最终离开磁场时,与档板相碰n次(n=0、1、2、3…).若粒子能回到P点,由对称性,出射点的x坐标应为-a,即……⑷,由⑶⑷两式得……⑸

若粒子与挡板发生碰撞,有……⑹联立⑶⑷⑹得n<3………⑺联立⑴⑵⑸得

………⑻把代入⑻中得

…………⑼

…………⑾

…………⑿

试题详情

25.(18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

(1)   工人的推力;

(2)   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

(3)   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

(2)

(3)

[解析](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摩擦力f和支持力.根据平衡的知识有

(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1,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碰撞后的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3

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得,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得就是匀速的速度.

(3)设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有,带入数据得.

26(2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P是

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0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为,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瞄准N0点入射,最后又通过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试题详情

24.(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

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 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 -5Ω•m,附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答案0.0038m

[解析]设碳棒的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碳棒的电阻,要使得在0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有,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即有x≈0.0038m.

试题详情

23.(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案无效)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

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         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         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

时间t1

④         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         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

⑥         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关系曲线。

(1)    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   斜面倾角的余弦=     

②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③   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④   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答案(1)①

(2)3.62cm

[解析](1)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① 根据三角形关系可得到,②根据③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即有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2) 在游标卡尺中,主尺上是3.6cm,在游标尺上恰好是第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再考虑到卡尺是10分度,所以读数为3.6cm+0.1×1mm=3.61cm或者3.62cm也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