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2935  402943  402949  402953  402959  402961  402965  402971  402973  402979  402985  402989  402991  402995  403001  403003  403009  403013  403015  403019  403021  403025  403027  403029  403030  403031  403033  403034  403035  403037  403039  403043  403045  403049  403051  403055  403061  403063  403069  403073  403075  403079  403085  403091  403093  403099  403103  403105  403111  403115  403121  403129  447090 

2.线面垂直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线l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直线l与平面α垂直记作:l⊥α。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试题详情

1.线线垂直

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麽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推理模式:

注意:⑴三垂线指PA,PO,AO都垂直α内的直线a 其实质是: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⑵要考虑a的位置,并注意两定理交替使用。

试题详情

近年来,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复习是要以多面体为依托,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察重点。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在新课标教材中将立体几何要求进行了降低,重点在对图形及几何体的认识上,实现平面到空间的转化,示知识深化和拓展的重点,因而在这部分知识点上命题,将是重中之重。

预测2007年高考将以多面体为载体直接考察线面位置关系:

(1)考题将会出现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

(2)在考题上的特点为:热点问题为平面的基本性质,考察线线、线面和面面关系的论证,此类题目将以客观题和解答题的第一步为主。

(3)解答题多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这样既降低了起点又分散了难点。

试题详情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试题详情

5.证明两平面平行的方法:

(1)利用定义证明。利用反证法,假设两平面不平行,则它们必相交,再导出矛盾。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个定理可简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a∩b,a α,b α,a∥β,b∥β,则α∥β。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a⊥α,a⊥β则α∥β。

(4)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有五条:

(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个定理可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α∥β,a α,则a∥β。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这个定理可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用符号表示是:α∥β,α∩γ=a,β∩γ=b,则a∥b。

(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个定理可用于证线面垂直。用符号表示是:α∥β,a⊥α,则a⊥β。

(4)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试题详情

4.直线和平面相互平行

证明方法:1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2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3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试题详情

3.注意下面的转化关系:

试题详情

2.注意立体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的转化,即立几问题平面化。

试题详情

在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有关平行的判定依据(定义、公理和定理)、判定方法及有关性质的应用;在有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并探索立体几何中论证问题的规律;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1.用类比的思想去认识面的垂直与平行关系,注意垂直与平行间的联系。

试题详情

题型1:共线、共点和共面问题

例1.(1)如图所示,平面ABD平面BCD =直线BDMNPQ 分别为线段ABBCCDDA 上的点,四边形MNPQ 是以PNQM 为腰的梯形。

试证明三直线BDMQNP 共点。

证明:∵ 四边形MNPQ 是梯形,且MQNP 是腰,

∴直线MQNP 必相交于某一点O

 O 直线MQ ;直线MQ 平面ABD

∴ O 平面ABD

同理,O 平面BCD ,又两平面ABDBCD 的交线为BD

故由公理二知,O 直线BD ,从而三直线BDMQNP 共点。

点评:由已知条件,直线MQNP 必相交于一点O ,因此,问题转化为求证点O 在直线BD 上,由公理二,就是要寻找两个平面,使直线BD 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同时点O 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即可.“三点共线”及“三线共点”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证明“点在直线上”的问题。

(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直线ABBCADDC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点EGHF.求证:EFGH四点必定共线。

证明:∵ABCD

ABCD确定一个平面β.

又∵ABα=EABβ,∴E∈α,E∈β,

E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

同理可证FGH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EFGH四点必定共线。

点评:在立体几何的问题中,证明若干点共线时,常运用公理2,即先证明这些点都是某二平面的公共点,而后得出这些点都在二平面的交线上的结论。

例2.已知:abcd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abcd共面。

证明:1o若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不妨设abc相交于一点A

AÏd,如图1所示:

∴直线dA确定一个平面α。

又设直线dabc分别相交于EFG

AEFG∈α。

AE∈α,AEa,∴aα。

同理可证bα,cα。

abcd在同一平面α内。

2o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

如图2所示:

∵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设相交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α。

设直线cab分别交于点HK,则HK∈α。

HKc,∴c,则cα。

同理可证dα。

abcd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α内.

点评:证明若干条线(或若干个点)共面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根据公理3或推论,由题给条件中的部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根据公理1证明其余的线(或点)均在这个平面内。本题最容易忽视“三线共点”这一种情况。因此,在分析题意时,应仔细推敲问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题型2:异面直线的判定与应用

例3.已知:如图所示,a bab ba bAc aca 。求证直线bc 为异面直线。

证法一:假设bc 共面于g .由A aac 知,A c ,而a bAa ba

∴  A gA a

c a ,∴  ga 都经过直线c 及其外的一点A

∴  ga 重合,于是a g ,又b b

gb 都经过两相交直线ab ,从而g b 重合。

∴  abg 为同一平面,这与a ba 矛盾。

∴  bc 为异面直线.

证法二:假设bc 共面,则bc 相交或平行。

(1)若bc ,又ac ,则由公理4知ab ,这与a bA 矛盾。

(2)若b cP ,已知b bc a ,则Pab 的公共点,由公理2,P a ,又b cP ,即P c ,故a cP ,这与ac 矛盾。

综合(1)、(2)可知,bc 为异面直线。

证法三:∵  a baa bA ,∴  A a

∵  ac ,∴  A c

在直线b 上任取一点P(P 异于A),则P a(否则b a ,又a a ,则ab 都经过两相交直线ab ,则ab 重合,与a ba 矛盾)。

c a ,于是根据“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知,bc 为异面直线。

点评:证明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反证法;二是利用结论“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又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直接假设bc 共面而产生矛盾;其二是假设bc 平行与相交;分别产生矛盾。判定直线异面,若为解答题,则用得最多的是证法一、二的思路;若为选择或填空题,则往往都是用证法三的思路。用反证法证题,一般可归纳为四个步骤:(1)否定结论;(2)进行推理;(3)导出矛盾;(4)肯定结论.

宜用反证法证明的命题往往是(1)基本定理或某一知识系统的初始阶段的命题(如立体几何中的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定量的证明等);(2)肯定或否定型的命题(如结论中出现“必有”、“必不存在”等一类命题);(3)唯一型的命题(如“图形唯一”、“方程解唯一”等一类命题);(4)正面情况较为繁多,而结论的反面却只有一两种情况的一类命题;(5)结论中出现“至多”、“不多于”等一类命题。

例4.(1)已知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70,则过空间一定点O,与两条异面直线a,b都成60角的直线有(  )条

A.1        B.2       C.3          D.4

(2)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空间中有一定点O,过点O有3条直线与a,b所成角都是60,则的取值可能是(  )

A.30       B.50       C.60        D.90

解析:(1)过空间一点O分别作∥a,∥b。

将两对对顶角的平分线绕O点分别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总能得到与 都成60角的直线。故过点 O与a,b都成60角的直线有4条,从而选D。

(2)过点O分别作∥a、∥b,则过点O有三条直线与a,b所成角都为60,等价于过点O有三条直线与所成角都为60,其中一条正是角的平分线。从而可得选项为C。

点评:该题以学生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会适当转化,较好的考察了空间想象能力。

题型3:线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5.(2003上海春,13)关于直线abl及平面MN,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aMbM,则ab

B.若aMba,则bM

C.若aMbM,且lalb,则lM

D.若aMaN,则MN

解析:解析:A选项中,若aMbM,则有abab相交或ab异面。B选项中,b可能在M内,b可能与M平行,b可能与M相交.C选项中须增加ab相交,则lM。D选项证明如下:∵aN,过a作平面αN交于c,则ca,∴cM.故MN。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基本性质。

例6.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M=FN,求证:MN∥平面BCE

证法一:作MPBCNQBEPQ为垂足,则MPABNQAB

MPNQ,又AM=NFAC=BF

MC=NB,∠MCP=∠NBQ=45°

∴Rt△MCP≌Rt△NBQ

MP=NQ,故四边形MPQN为平行四边形

MNPQ

PQ平面BCEMN在平面BCE外,

MN∥平面BCE

证法二:如图过MMHABH,则MHBC

连结NH,由BF=ACFN=AM,得

∴ NH//AF//BE

由MH//BC, NH//BE得:平面MNH//平面BCE

MN∥平面BCE

题型4: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7.(2006四川理19 )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是的中点,,求证:

证明:取的中点,连结

分别为的中点

∴面  ∴

点评:主要考察长方体的概念、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关系等基础知识,主要考察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例8.(1999全国文22,理21)如图所示,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点E在棱D1D上,截面EACD1B,且面EA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45°,ABa.

(Ⅰ)求截面EAC的面积;

(Ⅱ)求异面直线A1B1AC之间的距离;

解:(Ⅰ)如图所示,连结DBACO,连结EO

∵底面ABCD是正方形,

DOAC 

又∵ED⊥底面AC, 

EOAC

∴∠EOD是面EAC与底面A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EOD=45°

DOaACaEOa·sec45°=a

SEAC=EO·ACa2

(Ⅱ)由题设ABCD-A1B1C1D1是正四棱柱,得A1A⊥底面ACA1AAC

A1AA1B1

A1A是异面直线A1B1AC间的公垂线.

D1B∥面EAC,且面D1BD与面EAC交线为EO

D1BEO

ODB的中点

ED1D的中点,D1B=2EO=2a.

D1Da

异面直线A1B1AC间的距离为a.

题型5: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a。证明:平面ACD1 ∥平面A1C1B

证明:如图,∵  A1BCD1 是矩形,A1BD1C

D1C 平面D1CAA1B 平面D1CA

∴  A1B ∥平面D1CA

同理A1C1 ∥平面D1CA ,又A1C1 A1BA1 ,∴  平面D1CA ∥平面BA1C1

点评:证明面面平行,关键在于证明A1C1A1B 两相交直线分别与平面ACD1 平行。

例10.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A′、B′、C′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

(1)求证:平面A′B′C′∥平面ABC;

(2)S△A′B′C′∶S△ABC的值。

解析:(1)取AB、BC的中点M、N,

∴A′C′∥MN?A′C′∥平面ABC。

同理A′B′∥面ABC,

∴△A′B′C′∥面ABC.

(2)A′C′=MN=·AC=AC

同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