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影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光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 光的折射 棱镜(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进入另一种介质 色散(白光色散后七种单色光)
定义及条件(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 临界角(C=arcsin)
全反射棱镜(光线可以改变90、180)
1、光的直线传播
⑴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光过程是其他形式能(如电能、化学能、原子核能等)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⑵光线:研究光的传播时,用来表示光的行进方向的直线称光线。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而是对实际存在的一束很窄光束的几何抽象。
光束:是一束光,具有能量。有三种光束,即会聚光束,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
⑶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日食、月食等都是直线传播的例证。
⑷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⑸影:光线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后面所形成的暗区称为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内只能看到部分光源发出的光。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能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本影;若不是点光源,则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同时形成本影和半影。
影的大小决定于点光源、物体和光屏的相对位置。
如图A所示,在光屏AB上,BC部分所有光线都照射不到叫做本影,在AB、CD区域部分光线照射不到叫做半影。
A B
如图B所示,地球表面上月球的本影区域可以看到日全食,在地球上月球的半影区域,可以看到日偏食。如图C所示,如地球与月亮距离足够远,在A区可看到日环食.
C
例题: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h=gt2,根据相似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例题: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 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 ,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如图所示.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 .
解析:太阳光平行射向地球,在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所以,由题意可知过AB两地的地球半径间的夹角是 7.5,即AB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就是7.5。如图所示,A、B两地距离L可看做是弧长,地球的周长为2πR,由=,得R=24L/π。
2、光的反射
⑴反射定律
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⑶反射定律的应用
①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图二)
控制光路:
a:平面镜转过角,其反射光线转过角(见图三)
b:互相垂直的两平面镜,可使光线平行反向射光(见图四)
c:光线射到相互平行的两平面镜上,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见图五)
⑷平面镜成像
① 像的形成:如图所示,光源 “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全部交于“S ¢”, 即反射光线好像都从点“S ¢”。(见图六)
② 平面镜成像作用
a . 已知点源S,作图确定像S的位置(见图七)
方法: 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的交点即 像S’
b . 已知光源S’位置,作图确定能经平面镜观察到(见图八)
S的像S¢,眼睛所在的范围
方法: ① 根据成像规律找到S’
② 光线好象从S’射出
c. 已知眼睛上的位置,作图确定眼睛经平面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方法一: 根据反射定律作用(见图九)
方法二: 光线“好象”直接入射眼睛的像E¢(见图十)
③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⑸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叫做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镜。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镜。
凹面镜:具有汇聚作用,使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可增大成像范围。
具体实例:耳鼻喉科大夫头戴的聚光灯装置是凹面镜,汽车司机旁视镜是凸面镜,其作用是增大视野。
球面镜的焦点和焦距:作为常识一般的了解即可。
凹镜:平行光线射到凹镜面上,反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镜的焦点,用F表示,是反射光线实际交点是实焦点,如图9所示。顶点P是镜面的中心点。O点为球心。连接球心O与顶点P的直线叫主光轴又称主轴。焦点到顶点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R是球的半径。
凸镜:平行光线射到凸镜面上,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镜的焦点,因不是反射光线实际交点,是虚焦点。其焦距:,主轴定义与凹镜相同,如图10所示。
例题:一个点光源S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 ).
A. 以速率0.5 v 沿SS连线向S运动
B.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C.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率2v 沿SS连线向S运动
解析:点光源S的像S与S对称于平面镜,由几何关系可知,OS连线与镜面交点为O,并有OS=SS=OS,构成正三角形.当镜面沿OS平移到S点,同时像点S由S处沿SS连线移到S处,故像点S速率也为v,方向由S指向S。
故所以选B。
例题:如图所示,画出人眼在S处通过平面镜可看到障碍物后地面的范围。
解析:先根据对称性作出人眼的像点S /,再根据光路可逆,设想S处有一个点光源,它能通过平面镜照亮的范围就是人眼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图中画出了两条边缘光线。
例题:如图所示,用作图法确定人在镜前通过平面镜可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
解析:先根据对称性作出AB的像A/B/,分别作出A点、B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到的范围,再找到它们的公共区域(交集)。就是能看到完整像的范围。
例题:平面镜水平放置,一条光线以60°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不变,而平面镜转动10°时,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可能是( )
A.10° B. 20° C.40° D.50°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此时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镜面转动10°,依题意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前者法线顺时针转动10°,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减小
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0°,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变50°,后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增大20°,与水平面夹角变为10°,故应选A、D。
例题:关于实像和虚像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B.实像呈现在光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C.实像是实际光线集合而成,能用照像机拍摄。
D.虚像总是正立的,而实像总是倒立的。
解析:物体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人就能观察到这个物体。根据虚像的成像原理,选项A正确。实像可在光屏上呈现,人眼睛视网膜也是光屏,也能直接观察到,B选项错误。C、D选项均正确,故,A、C、D选项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的结论,应记住,可在一些问题处理过程中,用做判断依据。
3、光的折射:
7、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1)绝对温度:-273.15℃,叫做绝对零度,又叫热力学零度。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
(2)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15K
ΔT=Δt
(3)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例题:电冰箱是一种类型的制冷机,是用机械的方式制造人工低温的装置。下图为电冰箱的原理图,一般电冰箱使用氟里昂12,即二氯二氟甲烷(CCl2F2)作为制冷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叙述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②一小孩看到电冰箱能制冷,便打开电冰箱使室内凉快些,试问此方法是否可行?
③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
B.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
C.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制冷剂剧烈压缩吸收热量。
D.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放出热量。
解析:①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热源移向高温热源,要实现这种逆向传热,需要外界做功。气态的制冷剂二氯二氟因压缩机中经压缩成高温气体,送入冷凝器,将热量传给空气或水,同时制冷剂液化成液态氟里昂,再通过膨胀阀或毛细管进行节流减压膨胀后,进入箱内蒸发器,液态氟里昂在低压下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为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产生低温环境,蒸发后汽态的制冷剂再送入压缩机,这样周而复始,由外界(压缩机)做功,系统(制冷剂)从低温热源(蒸发器)吸热,把热量传到高温热源(冷凝器),从而在冰箱内产生低于室温的温度。
②因为电冰箱的吸热装置(蒸发器)和散热器(冷凝器)同处室内,因此无法使室内温度降低,由于压缩机不断消耗电能做功转化为内能,室内温度还会升高。
③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D
6、热力学第二定律
(1)扩散现象具有方向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两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②两种表述是等效
5、第二类永动机
(1)热机:①概念:热机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②热机的效率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
η=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第二类永动机
①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第二类永动机。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第二类永动机虽不违背守恒定律,不可能制成,是因为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4、热传导的方向性
(1)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
(3)热传导具有方向性
(4)所有的宏观自发过程都具有单向性
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叫永动机。
(2)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能量的机器叫做第一类永动机。
(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在转化或转移中守恒
①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时守恒
②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相互转化时守恒
③热传递使内能在物体之间发生转移时守恒
大量的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①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意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之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武器之一。
1、热力学第一定律
(1) ΔU=Q+W
上述所表示的功、热量跟内能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符号法则
物理量 |
符号 |
意 义 |
符号 |
意 义 |
W |
+ |
外界对物体做功 |
- |
外界对物体做功 |
Q |
+ |
物体吸收热量 |
- |
物体放出热量 |
ΔU |
+ |
内能增加 |
- |
内能减少 |
例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300J,但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了300J,问气体在这一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解析:由题意知
W=300J,ΔU=-300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得
Q=ΔU-W=-300J-300J=-600J
Q为负值,表示气体放热。
所以,气体在这一过程中放出600J的热量。
例题:用力F压缩气缸中的气体,力F对气体做了1800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放热2000J,空气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得:ΔU=+1800 J+(-2000 )J
ΔU=-200 J
即空气内能减少了200 J
例题: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物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两种因素有关,物体吸收热量,但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故内能有可能不变甚至减小,故A错。同理,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有可能吸热,故内能不一定减小,B错;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相等,则内能不变,C正确。而放热与对外做功是使物体内能减小,所以D错。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气体体积、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1)气体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①气体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当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
②微观解释
m一定→分子总数N一定。
每碰撞一次的作用力↑
T↑→分子平均动能EK↑→ →P↑
|
V↑→分子的密集程度↓→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P↓
(2)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①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当温度降低时,压强减小。
②微观解释
m一定→分子总数N一定,V一定→分子的密集程度一定。
每碰撞一次的作用力↑
T↑→分子平均动能EK↑→ →P↑
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
每碰撞一次的作用力↓
T↓→分子平均动能EK↓→ →P↓
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
15、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1)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
(2)微观解释
m一定→分子总数N一定,T一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EK一定。
V↑→分子的密集程度↓→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P↓
V↓→分子的密集程度↑→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P↑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