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家庭为单位个体耕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的集体耕作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春秋时期,私有土地和自耕农出现。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进行耕作。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进步,使妇女从农耕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家庭手工业,形成“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
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及其发展: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政策调整:(1)依据:①国际形势发生新变化。②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流的外交条件。③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有了新发展,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不可避免的做计,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2)表现:①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关系。据此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向新的水平;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这就更加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②对外开放: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对外开放,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了综合国力。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在历届联大和安理会会议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作出了积极努力。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并作出自己的贡献。③积极参与联合加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采取一系列促进裁军的积极行动。
(2)多边经济领导的外交成就: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中国政府提出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①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布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积极的倡议和主张,为亚太区域的合作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②中国还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各专业部长会议、专题工作组等具体合作活动。③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提出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会议主题,形成了“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2)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自1991年以来,中国外长每年都作为特邀贵宾出席东盟会议。后来,中国又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和东盟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与欧盟各国保持良好关系:中法建立了面向21世界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亚欧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一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4)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在2001年上海峰会上,由中国倡导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这“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2003年,举行了首次联合反恐军事学习。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
必修二 经济模块
专题一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1)原因: ①美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为确保争霸重点欧洲,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从越南撤军并改善与中国的关系。②中国:苏联陈兵东北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明显,已不是中国的主要威胁;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威胁十分有利;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台湾解决中美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中美关系。总之,中国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 进程:①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记者发表谈话,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发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毛泽东会见美国友人斯诺时作出了积极回应。②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③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中美同时公布中国邀请尼克松访华的公告震惊了世界。④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⑥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关系的发展。
(3)影响:①日本及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 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缓和了国际局势。②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③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实现了亚洲战略收缩和从越南撤军的目标,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条件: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经过: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建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1978年,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对两国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③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届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意义:①表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生巨变,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②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③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④也更加有利于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背景: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紧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同时,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2)主要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先清除帝国主义的中国的残余执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的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就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成果:新中国刚刚成立,就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到建国一周年时,已同17个国家建交。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时,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他同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们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后来,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五项原则的措辞作了变动,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后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内容到表达都更加完整准确。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于1954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 亚非会议: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崛起。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和作宣言》,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和引申。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严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四)、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但还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原因在于:(1)这次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像以往是在世界大战改变国际力量对比的形势下建立的,而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形势下各种力量消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需要较长时间。(2)当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和均衡,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3)决定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和核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变化需要较长时间。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表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1998年发动伊拉克战争,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又相继侵入阿富汗和伊拉克。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3、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1)特点:“一超多强”。
(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缓和。世界多极化是世界多样性的反映,有利于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繁荣。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
1、过程:(1)“8·19”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原因:(1)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影响:改变了两极格局;“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4、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1)美苏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拖垮了苏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2)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多极化,这是两极格局崩溃根本原因。(3)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崛起,也严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两极格局解体的重要因素。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洲一体化:(1)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①进程: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②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扩大: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④发展的趋势(特点):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⑤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推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的大力扶植;③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④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⑥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①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②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③20世界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③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形成过程: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①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1)过程: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势均力敌。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达成了关于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若干协议,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2)矛盾变化: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合作基础,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美苏矛盾激化。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妄图称霸世界;苏联战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过程:(1)美国的霸权政策
①“冷战”--欧洲
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揭开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旨在联合美国及西方国家、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公开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表现: 政治上: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经济上:1947年6月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得以巩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西欧市场,在政治上也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军事上:1949年春,英、英等12国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②热战--亚洲
朝鲜战争:背景: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组成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内战,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概况: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特点: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中国:“扶蒋反共”。
(2)苏联的应对措施:①政治上: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波兰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上: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标志着战后欧洲不仅在政治上分裂,且在经济上也被划成两部分,从而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③军事上:1955年5月,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的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使欧洲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消极影响:①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例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②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例如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
(2)积极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由此崛起;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