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响(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建立(1)1944年7月,美、英、中等14个国家的代表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2)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它们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1、背景(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实力大为削弱。(2)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6、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罗斯福推行新政成功的原因有。
(1)实质及特点: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2)成功原因:①美国以独立战争和民主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这是罗期福新政能够成功的历史条件。②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时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经济基础。④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较健全和民主势力较强大是其成功的政治基础。⑤民众参政意识较强是其成功的思想基础。
5、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首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较过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立,还有相互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其次,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在诸多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没变,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的最低限度是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新的矛盾冲突和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就是突出反映。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是否加强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上左右摇摆。
(2)影响二战经济发展的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③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④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⑤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4、对经济危机和新政的认识
工业革命后流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这次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面对大危机,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摆脱危机的出路和方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健全的美国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控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还具有相当的活力,并引领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3、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
(1)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直辖市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四)疑难点清单
1、罗斯福新政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有关职能,传统观念认为在于维护国家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经济自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政府的任务在于:第一,建立市场体系的政治前提,即建立基本法律与秩序、保护产权和维护合同的制度;第二,“建立和维护某些公用事业和某些公共制度”。按其观点,政府只能承担“守夜人”的职责。罗斯福新政通过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来发挥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新政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制定并实施了一些宏观性的经济计划;第二,开始尝试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特别是利用相关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展国家都抛弃了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转而采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政策,其特点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第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过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近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第二,“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个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危机的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务干预的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国这干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2、福利国家的发展:(1)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2)概况: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规模。
(3)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主动寻主自我调节和调整结果。
3、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2)概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经济发展迅速。
(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
1、背景:(1)危机爆发后,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2)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并于是933年就凭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通过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农业政策: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3)复兴工业: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兴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3、实施效果: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4、实质分析: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
5、历史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