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冲击:近代前期,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以启蒙思想的一些原则为依据否定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性,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发生动摇。
6、批判: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提出批判,批判了君王专制制度,提出早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李贽的思想主张:(明朝后期的思想家)著作有《焚书》《藏书》等。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的思想主张
共同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黄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君主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黄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顾、王都主张“经世致用”,认为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所用。)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批判“君为臣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5、创新:南宋时期,朱熹对儒家思想加以创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认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并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作辩护。
4、独尊:西汉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神化了皇权,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独尊地位,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含义:融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
①根据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为加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 用以改变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及其影响: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厄运:秦朝时儒家思想不适应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们又经常非议时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排斥和压制。
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和“政在得民”的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刑法和赋税;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1、创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维护周礼,认为贵贱有序。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道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2)法家: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社会变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3)墨家:战国初期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4)影响: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探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都可以和古希腊哲学相媲美,是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的灿烂篇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形成背景:(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封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条件;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基础;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不同的派别,形成“百家争鸣”。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战争动荡的环境下,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实行文化专制,相反,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这样就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文化因素:私学的兴起,讲学之风的出现和学术中心的形成,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的思想家,这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因素。
1、定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家,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