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评价:(1)继承性: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2)指导性: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体系。(3)革命性: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4)合作性: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3、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内容:(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1、背景:(1)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屡遭挫折。(3)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4)孙中山具有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5、评价:(1)积极影响: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③以它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局限性:①民族主义只反对清政府,未明确提出反对造成民族危机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②民权主义虽强调建立“国民”的政府,但未涉及民众的个人权利。③民生主义虽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但未提出土地革命纲领。
4、传播与实践:创办报刊;与保皇派激烈论战;组织起义推翻清朝,建立民国。颁布约法和政令。
3、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思想)。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重新分配问题。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
1、背景:鸦片战争后的救亡探索纷纷失败;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1905年同盟会成立。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2)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