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质:反侵略战争。
2、目的:为了巩固东北边境(注意:东北是满清发源地),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决定击退沙俄。
(四)加强民族团结(总原则: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对汉族:1、措施:①崇尚儒学,尊奉孔子; 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2、成效: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
对其他少数民族:
1、措施:①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②册封活佛(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③设“木兰围场”,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使之成为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
2、成效:既加强了民族团结又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思考]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有什么意义?
通过康熙帝的努力,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帝的实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三)平定蒙古准噶尔贵族叛乱: 1、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征服南疆回部,进兵青海、蒙古、甚至与沙俄勾结,提出单独统治北方边疆,脱离清朝独立政权的无理要求。实为边疆的分裂叛乱势力,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
2、经过: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步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众叛亲离的噶尔丹服毒自杀,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息。
3、意义:①扫除了漠北、西北地区一带不安定的因素,稳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②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辖与治理
③增强了对外反侵略的能力,筑起了一道抗击沙俄南侵的铜墙铁壁
(二)统一台湾 1、原因:(1)明后期,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反侵略之举,维护主权。
(2)但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作为明朝遗将,据守台湾坚持抗清。--清已统一大陆,郑氏割据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分离,显然不利于国家统一。
2、过程:(1)攻:1681年,郑克塽即位;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派施琅攻占澎湖, 郑克塽投降;
(2)守:随后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还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台湾重新归属中央政权。
[知识延伸]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是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端
3、影响: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一)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明朝一些降将被清朝封为藩王,镇守南方,主要有三: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
1、原因: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各自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吴三桂,在云南充任官吏、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训练军队、赋税自留、不听中央……康熙帝除鳌拜后,三藩成为他最大的心病。
2、经过:当时,朝廷上主张不可撤藩的占绝大多数,20岁的康熙帝力排众议,毅然下令撤藩,并亲自指挥平叛。同时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4、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3、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贞观年间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1、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