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4847  404855  404861  404865  404871  404873  404877  404883  404885  404891  404897  404901  404903  404907  404913  404915  404921  404925  404927  404931  404933  404937  404939  404941  404942  404943  404945  404946  404947  404949  404951  404955  404957  404961  404963  404967  404973  404975  404981  404985  404987  404991  404997  405003  405005  405011  405015  405017  405023  405027  405033  405041  447090 

(二)下列各组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两项是

1.  A.直前诟虏师失

    B.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C.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俄匀谢玄淮上

    E.造化之尤物也                                             (   )

2.  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

    B.哭声直上云霄

    C.不从车乘,不操

    D.亦不敢服垢弊以

    E.理民之优于将略                                           (   )

3.  A.一出门,裘马世家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

    C.会贤士大夫少府赵禹卫将军

    D.臣请缚一人王而行

    E.求,无乃尔是与                                           (   )

试题详情

(一)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  A.沛公不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取得胜利

    C.何可道也者:尽

    D.真黄山绝处:优美的

    E.数石之重,中人不:获胜                                    (   )

2.  A.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开辟也 :同“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不知何词:张开                                    (   )

3.  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同“影”

    B.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同“黜”,被罢免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讨伐,征伐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验应                                    (   )

试题详情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试题详情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试题详情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2:①臣战河南,然不自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哉?

    ④久之,目似瞑,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

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试题详情

10.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题详情

9.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