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5010  405018  405024  405028  405034  405036  405040  405046  405048  405054  405060  405064  405066  405070  405076  405078  405084  405088  405090  405094  405096  405100  405102  405104  405105  405106  405108  405109  405110  405112  405114  405118  405120  405124  405126  405130  405136  405138  405144  405148  405150  405154  405160  405166  405168  405174  405178  405180  405186  405190  405196  405204  447090 

1.(2008年广东卷,数学理科,5,数学文科,7)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分别是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

[解析]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解题时在图2的右边放扇墙(心中有墙),可得答案.

[答案]A

试题详情

09考试大纲中,对本节的要求如下:

(1)空间几何体

 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试题详情

2.08届莆田四中5月份第2次模拟试卷(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垂足上,且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若点是棱上一点,且,求的值.

解法一:(1)在平面内,过点作,连结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中,

由余弦定理得,=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arccos

(2)∵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在平面内,过,交延长线于,则⊥平面

的长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3)在平面内,过为垂足,连结,又因为

平面, ∴

由平面⊥平面,∴⊥平面

得:

解法二:(1)由已知

如图所示,以G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arccos  4分

(2)平面PBG的单位法向量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8分

(3)设

在平面内过点作为垂足,则   -------------  12分

试题详情

2.宁夏银川一中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本小题共12分)

在三棱锥中,

.

  (Ⅰ)证明:

  (Ⅱ)求二面角A-BC-S的大小;

  (Ⅲ)求直线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法一:

解:(Ⅰ)平面.-------------2分         

在平面内的射影.     --------3分                      

, ∴.       ----------4分

(Ⅱ) 由(Ⅰ),又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6分

又∵==4,

=4 .  ∵=2 , ∴=60°. -------8分

即二面角大小为60°.

(Ⅲ)过D,连结,      

由(Ⅱ)得平面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

平面.

在平面内的射影.

. --------10分

中,

中,.

=.            ------------11分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12分        

解法二:解:(Ⅰ)由已知

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2分 

.

.   

.    ----------------4分

  (Ⅱ)平面.

是平面的法向量. -------5分

设侧面的法向量为,

,.

,

    .令.

则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6分

.    

即二面角大小为60°.   ----------8分

(Ⅲ)由(II)可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10分

.  -----11分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12分

试题详情

1.山东省莱芜市2008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本小题满分20分)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C⊥平面ABC,点P、M分别是SC和SB的中点,设PM=AC=1,∠ACB=90°,直线AM与直线SC所成的角为60°。

    (1)求证:平面MAP⊥平面SAC。

  (2)(文)求二面角M-AC-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理)求二面角M-A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文)求多面体PMABC的体积。

(理)求AP和CM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I)∵SC⊥平面ABCSCBC,又∵∠ACB=90°

ACBCACSC=CBC⊥平面SAC,…………1分

又∵PMSCSB的中点

PMBCPM⊥面SAC,∴面MAP⊥面SAC,…………1分

  (II)(文科)∵AC⊥平面SAC,∴面MAP⊥面SAC.…………3分

  ∴ACCMACCB,从而∠MCB为二面角M-ACB的平面角,

∵直线AM与直线PC所成的角为60°

   ∴过点MMNCBN点,连结AN

则∠AMN=60°.……………………4分

   在△CAN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Rt△AMN中,

   =………………6分

   在Rt△CNM中,

   故二面角M-AB-C的正切值为.…………………………8分

   (理科)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

   ……………………4分

     设平面MAB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由

   取z=……………………6分

   取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图知二面角M-AB-C为锐二面角,

故二面角M-AB-C的余弦值为………………8分

其他方法可参考本解法相应给分。

(3)(文科)多面体PMABC就是四棱锥A-BCPM

VPMABC=BA-PMBC=

………………12分

(理科)………………9分

∴AP与CM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分

试题详情

5.山东省潍坊市2008年5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三棱柱A1B1C1-ABC的三视图中,主视图和左视图是全等的矩形,俯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点MA1B1的中点.

  (1)求证:B1C∥平面AC1M

  (2)设AC与平面AC1M的夹角为θ,求sinθ.

解:由三视图可知三棱柱A1B1C1-ABC为直三棱柱,侧梭长为2,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1.…………2分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0,0,0),C1(0,0,2),

   A(1,0,0),B1(0,1,2),A1(1,0,2)

   MA1B1中点,

   …………………………4分

  (1)

   ……………………6分

   ∥面AC1M,又∵B1CAC1M

   ∴B1C∥面AC1M.…………………………8分

  (2)设平面AC1M的一个法向量为

  

   …………………………………………………………10分

  

   则…………………………12分

试题详情

4.山东省烟台市2008年高三适应性练习

(12分)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90°,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 点。

  (1)求证:PB//平面EFG;

  (2)求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CQ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法一:(1)证明:取AB为中点H,连结GH,HE,

∵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GH//AD//EF,

∴E,F,G,H四点共面。……………………1分

又H为AB中点,

∴EH//PB。……………………2分

又EH面EFG,PB平面EFG,

∴PB//面EFG。……………………4分

(2)解:取BC的中点M,连结GM、AM、EM,则GM//BD,

∴∠EGM(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5分

在Rt△MAE中,

同理

∴在Rt△MGE中,………………6分

故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分

(3)假设在线段CD上存在一点Q,满足题设条件,过点Q作OR⊥AB于R,连结RE,则QR//AD。

  ∵ABCD是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 ,且PA=AD=2,

∴AD⊥AB,AD⊥PA

又ABPA=A,

∴AD⊥平面PAB。

又∵E,F分别是PA,PD中点,

∴EF//AD,

∴EF⊥平面PAB

又EF面EFQ,

∴EFQ⊥平面PAB。

过A作AT⊥ER于T,则AT⊥面EFQ,

∴AT就是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10分

在Rt△EAR中,AT

解得

故存在点Q,当时,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为………………12分

解法二: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0,0,0),B(2,0,0,),C(2,2,0),

  D(0,2,0)P(0,0,2),E(0,0,1),

F(0,1,1),G(1,2,0)。

(1)证明:∵

………………1分

即(2,0,-2)=S(0,-1,0)+t(1,1,-1)

解得s=t=2

又∵

共面。………………3分

∴PB//平面EFG。……………………4分

(2)解∵……………………5分

故平面直线EG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分

(3)假设在线段CD上存在一点Q满足题设条件。

,则DQ=2-m

∴点Q的坐标为()

,则

……………………10分

(0,0,1)

∴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11分

不合题意,舍去。

故存在点Q,当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为………………12分

考点五、利用向量求线面角

试题详情

3.山东省郓城一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理做Ⅰ、Ⅱ、Ⅲ;文做Ⅰ、Ⅳ)

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

  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Ⅰ)求证:AE⊥平面BCE;

  (Ⅱ)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Ⅲ)求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

  (Ⅳ)求证:平面BDF⊥平面ABCD

解法一:(Ⅰ)平面ACE.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且平面ABE.

   

(Ⅱ)连结BD交AC于C,连结FG,

∵正方形ABCD边长为2,∴BG⊥AC,BG=

平面ACE,

(Ⅲ)过点E作交AB于点O. OE=1.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EO⊥平面ABCD.

设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h,

平面BCE, 

  ∴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以线段AB的中点为原点O,OE所在直

线为x轴,AB所在直线为y轴,过O点平行

于A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

面BCE,BE面BCE,

的中点,

 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

解得

   令是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

   又平面BAC的一个法向量为

   ∴二面角B-AC-E的大小为

(III)∵AD//z轴,AD=2,∴

∴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

考点四、利用向量证明平行

试题详情

2. 2008年金华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是线段上一点,且∥平面。记

   (1)求的值;

(2)若∠,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1)连结O,则O的中点,连结DO

∥平面,∴DO  …………………………

D为AC中点,∴…………………

(2)设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2,则DC = 1。

 ∵∠ = 60°,∴=

DEBCE。∵平面⊥平面ABC

DE⊥平面,作EFF,连结DF,则 DF⊥

∴∠DFE是二面角D--C的平面角……………………

RtDEC中,DE=,在RtBFE中,EF = BE·sin∠

∴在RtDEF中,tan∠DFE =

∴二面角DC的大小为arctan………………

解法二:以AC的中D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

设| AD | = 1,∵∠ =60°∴|| =

  则A(1,0,0),B(0,,0),C(-1,0,0),

(1,0),

(2)=(-1,0,),

    设平面BD的法向量为,则,    即

  则有= 0令z = 1,则= (,0,1)………………

设平面BC的法向量为,=(0,0,),

      即  ∴z′= 0

     令y = -1,解得= (,-1,0),

二面角D-B-C的大小为arc cos   …………

考点三、利用向量求距离

试题详情

考点一:利用向量证明垂直

1.山东省淄博市2008年5月高三模拟试题(本小题满分分)

已知梯形中,,  分别是上的点,的中点.沿将梯形翻折,使平面⊥平面 (如图) .

(Ⅰ) 当时,求证:

(Ⅱ) 若以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

记为 ,求的最大值;

(Ⅲ)当取得最大值时,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Ⅰ)(法一)作,连 

由平面平面知  平面

平面,故又四边形

为正方形       ∴  

,故平面 

平面   ∴  .   

(或者直接利用三垂线定理得出结果)

(法二)∵  平面平面

  ∴ ⊥面平面

, ,又

故可如图建立空间坐标系.则 

∴ 

∴   . 

(Ⅱ) ∵ ,面 

又由(Ⅰ)平面  ∴      

所以

 

   

有最大值为

(Ⅲ)(法一)作,作,连

由三垂线定理知

∴  是二面角的平面

角的补角  

,知

∴  又

∴ 在中,

因为∠是锐角  ∴ 

而∠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

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法二)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 

∴   

   即

 则   ∴   

的一个法向量为

<>  

由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钝角

所以,此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考点二、利用向量求二面角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