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题特点
(1) 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考查情况
2008年的高考在全国19套试卷中,都有体现,重点考查了集合间关系、集合的运算、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四种命题等.
据此可知,有关集合与简易逻辑的试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题型,它的解答需要用到集合与简逻辑的基础知识、基本性质,及一些相关知识,如不等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其命题热点是伴随相关知识的考查,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是有关不等式的命题。
(2) 主要特点
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是2008年高考试题,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有如下特点:
(1)全方位. 近几年来的高考题中,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所有知识点都考过,虽然近几年不强调知识的覆盖率,但每一年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的覆盖率依然没有减小.
(2)巧综合. 为了突出集合与简易逻辑在中学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高考强化了集合、简易逻辑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如集合与不等式、对数函数、指函数等知识的综合都有出现.
(3)变角度. 出于“立意”和创设情景的需要,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设置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断创新,重视数学思想的考查,加大了应用题、探索题、开放题和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如2008广东文的第1题,2008江西理科的第2题,从而使集合与简易逻辑考题显得新颖、生动、灵活.
7.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函数,,其中.设两曲线,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用表示,并求的最大值;
解析:设与在公共点处的切线相同.
,,由题意,.
即由得:,或(舍去).
即有.
令,则.于是当,即时,;当,即时,.故在为增函数,
在为减函数,∴在的最大值为.
6.设函数在及时取得极值.
(Ⅰ)求a、b的值;(Ⅱ)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由,.解得,.
(Ⅱ)在[0,3]上恒成立即,
由(Ⅰ)可知,,.
当时,;当时,;当时,.
即在0,1]上递增,[1,2]上递减,[2,3]上递增;∴当时,取得极大值,又.故当时,的最大值为.
于是有:,解得 或,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5.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10,则
解析: ,∴= ①
② 由①②得:或
当时,,此时函数无极值,舍去;
当时,函数在处左减右增,有极小值;
此时∴18 。
4.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且.(1)证明;(2)若z=a+2b,求z的取值范围。
解析:函数的导数.
(Ⅰ)由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知是的两个根.所以;当时,为增函数,,由,得.
(Ⅱ)在题设下,等价于 即.
化简得.此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为平面上三条直线:
所围成的的内部,由“线性规划”的知识容易求得:的取值范围为.
3.f(x)是定义在(0,+∞)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xf/(x)+f(x)≤0,对任意正数a、b,若a<b,则必有 ( ) (07陕西理11)
A.af(b) ≤bf(a) B.bf(a) ≤af(b)
C.af(a) ≤f(b) D.bf(b) ≤f(a)
解析:xf/(x)+f(x)≤0[xf(x)]/ ≤0函数F(x)= xf(x) 在(0,+∞)上为常函数或递减,
又0<a<b且f(x)非负,于是有:af(a)≥bf(b)≥0 ① ②
①②两式相乘得: af(b) ≤bf(a),故选A。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的导函数f/(x)在R上也可导,且其导函数[f/(x)]/<0,
则y=f(x)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解析:由[f/(x)]/<0知f/(x)在R上递减,即函数y=f(x)的图象上从左到右各点处的切线斜率递减,不难看出图象②③满足这一要求。
1.已知函数若在是增函数,求实数的范围。
解析:≥0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而在上的最小值为16,故。
5.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典型例题
例7.(2006年天津卷)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函数图象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过程]由图象可见,在区间内的图象上有一个极小值点.
故选A.
例8 .(2007年全国一)设函数在及时取得极值.
(Ⅰ)求a、b的值;
(Ⅱ)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思路启迪:利用函数在及时取得极值构造方程组求a、b的值.
解答过程:(Ⅰ),
因为函数在及取得极值,则有,.
即
解得,.
(Ⅱ)由(Ⅰ)可知,,
.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又,.
则当时,的最大值为.
因为对于任意的,有恒成立,
所以 ,
解得 或,
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例9.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思路启迪:求函数的值域,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一般可以通过图象观察或利用不等式性质求解,也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大、最小值。此例的形式结构较为复杂,采用导数法求解较为容易。
解答过程:由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
又,
当时,,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而,的值域是.
例10.(2006年天津卷)已知函数,其中为参数,且.
(1)当时,判断函数是否有极值;
(2)要使函数的极小值大于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3)若对(2)中所求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参数,函数在区间内都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运用导数研究三角函数和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答过程](Ⅰ)当时,,则在内是增函数,故无极值.
(Ⅱ),令,得.
由(Ⅰ),只需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时,随x的变化的符号及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
|
0 |
|
|
|
|
+ |
0 |
- |
0 |
+ |
|
↗ |
极大值 |
↘ |
极小值 |
↗ |
因此,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要使,必有,可得.
由于,故.
②当时,随x的变化,的符号及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
|
|
|
|
+ |
0 |
- |
0 |
+ |
|
|
极大值 |
|
极小值 |
|
因此,函数处取得极小值,且
若,则.矛盾.所以当时,的极小值不会大于零.
综上,要使函数在内的极小值大于零,参数的取值范围为.
(III)解:由(II)知,函数在区间与内都是增函数。
由题设,函数内是增函数,则a须满足不等式组
或
由(II),参数时时,.要使不等式关于参数恒成立,必有,即.
综上,解得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例11.(2006年山东卷)设函数f(x)=ax-(a+1)ln(x+1),其中a-1,求f(x)的单调区间.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导数求法,函数的极值的判定,考查了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且
(1)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2)当时,由解得
、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
|
|
- |
0 |
+ |
|
|
极小值 |
|
从上表可知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例12.(2006年北京卷)已知函数在点处取得极大值,其导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如图所示.求:
(Ⅰ)的值;
(Ⅱ)的值.
[考查目的]本小题考查了函数的导数,函数的极值的判定,闭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 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了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解法一:(Ⅰ)由图像可知,在上,在上,在上,
故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因此在处取得极大值,所以
(Ⅱ)
由
得
解得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设
又
所以
由即得
所以
例13.(2006年湖北卷)设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
(Ⅰ)求与的关系式(用表示),并求的单调区间;
(Ⅱ)设,.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不等式和导数的应用等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Ⅰ)f `(x)=-[x2+(a-2)x+b-a ]e3-x,
由f `(3)=0,得 -[32+(a-2)3+b-a ]e3-3=0,即得b=-3-2a,
则 f `(x)=[x2+(a-2)x-3-2a-a ]e3-x
=-[x2+(a-2)x-3-3a ]e3-x=-(x-3)(x+a+1)e3-x.
令f `(x)=0,得x1=3或x2=-a-1,由于x=3是极值点,
所以x+a+1≠0,那么a≠-4.
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3)上,f `(x)<0, 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3,―a―1)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a―1,+∞)上,f `(x)<0,f (x)为减函数.
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a―1)上,f `(x)<0, 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a―1,3)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3,+∞)上,f `(x)<0,f (x)为减函数.
(Ⅱ)由(Ⅰ)知,当a>0时,f (x)在区间(0,3)上的单调递增,在区间(3,4)上单调递减,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min(f (0),f (4) ),f (3)],
而f (0)=-(2a+3)e3<0,f (4)=(2a+13)e-1>0,f (3)=a+6,
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2a+3)e3,a+6].
又在区间[0,4]上是增函数,
且它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a2+,(a2+)e4],
由于(a2+)-(a+6)=a2-a+=()2≥0,所以只须仅须
(a2+)-(a+6)<1且a>0,解得0<a<.
故a的取值范围是(0,).
例14 (2007年全国二)
已知函数
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1)证明;
(2)若z=a+2b,求z的取值范围。
[解答过程]求函数的导数.
(Ⅰ)由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知是的两个根.
所以
当时,为增函数,,由,得.
(Ⅱ)在题设下,等价于 即.
化简得.
此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为平面上三条直线:.
所围成的的内部,其三个顶点分别为:.
在这三点的值依次为.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小结:本题的新颖之处在把函数的导数与线性
规划有机结合.
考点4 导数的实际应用
建立函数模型,利用
典型例题
例15. (2007年重庆文)
用长为18 cm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多少?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设长方体的宽为x(m),则长为2x(m),高为
.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
从而
令V′(x)=0,解得x=0(舍去)或x=1,因此x=1.
当0<x<1时,V′(x)>0;当1<x<时,V′(x)<0,
故在x=1处V(x)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x)的最大值。
从而最大体积V=V′(x)=9×12-6×13(m3),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 m,高为1.5 m.
答:当长方体的长为2 m时,宽为1 m,高为1.5 m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 m3。
例16.(2006年福建卷)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
油量(升)关于行驶速度(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I)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II)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要耗没(升).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II)当速度为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设耗油量为升,依题意得
令得
当时,是减函数;当时,是增函数.
当时,取到极小值
因为在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
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
考点1 导数的概念
对概念的要求: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掌握导数在一点处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例1.(2007年北京卷)是的导函数,则的值是 .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计算等基础知识和能力.
[解答过程]
故填3.
例2. ( 2006年湖南卷)设函数,集合M=,P=,若MP,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1) B.(0,1) C.(1,+∞) D. [1,+∞)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集合等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过程]由
综上可得MP时,
考点2 曲线的切线
(1)关于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
求曲线y=f(x)在某一点P(x,y)的切线,即求出函数y=f(x)在P点的导数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2)关于两曲线的公切线
若一直线同时与两曲线相切,则称该直线为两曲线的公切线.
典型例题
例3.(2007年湖南文)已知函数在区间,内各有一个极值点.
(I)求的最大值;
(II)当时,设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为,若在点处穿过函数的图象(即动点在点附近沿曲线运动,经过点时,从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求函数的表达式.
思路启迪:用求导来求得切线斜率.
解答过程:(I)因为函数在区间,内分别有一个极值点,所以在,内分别有一个实根,
设两实根为(),则,且.于是
,,且当,即,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大值是16.
(II)解法一:由知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是
,即,
因为切线在点处空过的图象,
所以在两边附近的函数值异号,则
不是的极值点.
而,且
.
若,则和都是的极值点.
所以,即,又由,得,故.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
.
因为切线在点处穿过的图象,所以在两边附近的函数值异号,于是存在().
当时,,当时,;
或当时,,当时,.
设,则
当时,,当时,;
或当时,,当时,.
由知是的一个极值点,则,
所以,又由,得,故.
例4.(2006年安徽卷)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的方程为( )
A. B.
C. D.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直线方程等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过程]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为,即在某一点的导数为4,而,所以在(1,1)处导数为4,此点的切线为.
故选A.
例5. ( 2006年重庆卷)过坐标原点且与x2+y2 -4x+2y+=0相切的直线的方程为 ( )
A.y=-3x或y=x B. y=-3x或y=-x C.y=-3x或y=-x D. y=3x或y=x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圆的方程、直线方程等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过程]解法1:设切线的方程为
又
故选A.
解法2:由解法1知切点坐标为由
故选A.
例6.已知两抛物线, 取何值时,有且只有一条公切线,求出此时公切线的方程.
思路启迪:先对求导数.
解答过程:函数的导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①
曲线在点Q的切线方程是即
②
若直线是过点P点和Q点的公切线,则①式和②式都是的方程,故得
,消去得方程,
若△=,即时,解得,此时点P、Q重合.
∴当时,和有且只有一条公切线,由①式得公切线方程为 .
考点3 导数的应用
中学阶段所涉及的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可导函数,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而有力的工具,特别是对于函数的单调性,以“导数”为工具,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我们解决求函数的极值、最值提供了一种简明易行的方法,进而与不等式的证明,讨论方程解的情况等问题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复习时,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
1.. 求函数的解析式; 2. 求函数的值域; 3.解决单调性问题; 4.求函数的极值(最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