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各种试纸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药剂取用
(1)使用仪器:
取用方法:固体
液体倾倒
滴加
(2)定量取用用 天平量筒 仪器取用,不定量用最少量为 液1-2mL固铺满试管底
(3)取完后 盖上盖子,放回原处, 用剩药品 不可放回原处。
(4)特殊试剂取用 白磷 小刀,镊子,水下切割
金属钠、钾 黄豆或绿豆大小,滤纸吸油,小刀切割
取用试剂不能 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 直闻气味 不能 尝味道
知识点2 仪器洗涤
基本方法:先注入少量水,振荡倒掉,几次,冲洗外壁,若仍有污迹,刷洗
洗净的标准: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不聚成水滴,不凝成股
特殊污迹的洗涤:
(1)内有油脂的试管
(2)附有银镜的试管
(3)还原新制Cu(OH)2后的试管
(4)做过酚醛树脂制取的试管
(5)久置KMnO4溶液的试剂瓶
(6)熔化硫的试管
(7)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8)熔化苯酚的试管
(9)盛放乙酸乙酯的试管
(10)做过Cl-,Br-检验的试管
知识点3 加热
加热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注意点?
直接加热(不需严格控制温度,仪器可直接加热)
垫石棉网(仪器不可直接加热)
水浴加热(需严格控制温度100℃以下,加热缓和均匀)
中学使用水浴加热的化学实验: 1溶解度测定2硝基苯制取3苯磺酸制取4银镜反应
5酯、蔗糖水解
知识点4 一般仪器连接和安装
仪器连接顺序
铁夹位置决定于仪器的方向和高低,复杂装置先分别组装后连接检查平稳和气密性。
连接:橡皮塞---烧瓶、大试管,导管---橡皮管 橡皮管或导管先用水湿润,再一边用力一边旋转将橡皮管或导管压入
橡胶成分:聚异戊二烯 报废的原因: 溶胀(有机溶剂)、 老化(空气)、 氧化(氧化剂)
知识点5、装置气密性检查和可燃性气体验纯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有:加水 加热 如何操作:带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到满过长颈漏斗末端,继续加水,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其他装置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在烧瓶底下加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段水柱
可燃性气体验纯的操作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大拇指放开,若听到轻的爆鸣声说明气体较纯净,反之不纯,用大拇指堵住试管一会儿,再重新收集,重新检验。
知识点6 溶解与稀释
一般方法:烧杯加药品,加水,搅拌
仪器: 烧杯 玻棒
固体加速溶解的方法有: 加热 搅拌 振荡 研碎
特殊试剂的溶解与稀释:浓H2SO4稀释
。
气体溶解(吸收)方法:
思考:NH4NO3、NH4HCO3、NaOH结块能否研磨?不能易分解或变质
FeCl3、AlCl3、CuSO4、AgNO3、NH4Cl溶解能否加热?不能 易水解
知识点7 过滤
(1)仪器: 。
画出装置图
(2)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上烧杯口紧靠玻棒 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知识点8 蒸发结晶
(1)仪器 。
(2)操作:倾倒液体,不得超过 2/3。加热过程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当多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知识点9 萃取与分液
(1)仪器: 。
(2)萃取操作: 。
萃取剂选择: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2溶质在其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
(3)分液操作:让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面流出到分界面,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知识点10 试纸使用
常用试纸及用途:红色石蕊试纸 测试碱性试剂或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 测试酸性试剂或气体
KI淀粉试纸 测试氧化性气体
PH试纸 测试溶液酸碱性
使用方法:检验溶液 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玻棒蘸取液体,沾在试纸中心
检验气体 用镊子夹取,先用水湿润,再放在气体中
试题枚举
[例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 称量时,药品放在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解析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答案 C
[变式]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放回原瓶
B 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C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D 在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答案 B
[例2]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
|
锥形瓶中的溶液 |
滴定管中的溶液 |
选用指示剂 |
选用滴定管 |
A |
碱 |
酸 |
石蕊 |
(乙) |
B |
酸 |
碱 |
酚酞 |
(甲) |
C |
碱 |
酸 |
甲基橙 |
(甲) |
D |
酸 |
碱 |
酚酞 |
(乙) |
解析 酸式滴定管(甲)盛放酸液,碱式滴定管(乙)盛放碱液,为便于观察,所选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的颜色一般由浅色向深色过渡,且半分钟不褪。若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放在碱式滴定管里,则未知的H2SO4溶液放在锥形瓶中,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颜色由无色变红色;若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放在锥形瓶中,则未知的H2SO4溶液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颜色由黄色变橙色。
答案:C D
[变式]现有下列药品:标准NaOH溶液、NaOH固体、 未知浓度盐酸、 蒸馏水、碳酸钠溶液 ,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
答案 指示剂
4.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等基本操作
3.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和液体物质的稀释。
2.仪器装配、仪器洗涤
1.药品的取用、加热、
例4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
有关反应为:
O3O2+O Cl+O3→ClO+O2 CIO+O→CI+O2
总反应:2O3→3O2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Z是( )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解析] 本题以环保问题为题材。信息内容起点较高,但落点却很低,只考查了中学化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催化剂和同素异形体等。因而只要把这些概念搞清楚,便很快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正确选项为1.D、2.C
*[例5]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Co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Co衰变过程是:
Co→Ni+e+c
其中c 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Co与Fe同周期,它应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Co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Ni的质量数A是____________,核电荷数Z是____________。
(2)在衰变前,Co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e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_______守恒定律。
(3)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
现有无水CoCl265g,吸水后变为CoCl2·xH2O119g,水合物中的x的值是____________。
(4)Co放出的γ射线,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γ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除γ射线外,用于人工诱变的其它理化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华裔科学家所获诺贝尔奖成果为背景命题,试题介绍了Co衰变方程,围绕Co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涉及到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水合物,物理上的原子核结构、动量守恒定律,生物学上的人工诱变、基因变化等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理化生知识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第(1)问需要综合物理、化学知识来解决,第(2)、(3)、(4)问分别用理化生知识解决,
[答案] (1)4,27,28 (2)动量 (3)6 (4)基因突变,X射线、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紫外线、激光。
2.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原子利用率为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对于具体的化学反应,原子利用率等于期望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与生成物的总摩尔质量之比。
原子利用率= 。
试题枚举
例1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的方法 是( )
A 常压分馏 B减压分馏 C 裂解 D 催化裂化
[解析]选项中的四种方法都是石油炼制加工的方法,其目的不一样,A项只能对石油进行初步加工,各类烃的质量仅占石油总量的25%左右。B项操作不会得到汽油,C项中所得产物主要是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短链化合物。只有D项能得到质量更高、产量更多的汽油。
答案: D
例2“绿色化学“要求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最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除硫酸厂尾气:SO2+2NH3+H2O=(NH4)2SO4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硫酸铜: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制硫酸铜: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解析:A 、B的化学反应是对有害气体的吸收,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C、D的目的是制硫酸铜,C中产生有毒的气体SO2 ,会造成大气污染,对比分析会发现D比C要节约原料,又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答案: C
例3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其中有一种工艺采用如下方法:
(1) 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海水中的溴化物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
(2) 向上述混合液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这时,溴就转化成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其化学方程式为: 。
(3) 将(2)所得溶液用H2SO4酸化,又可得到单质溴,再用有机溶液萃取溴后,还可以得到副产品Na2SO4 。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 这样得到的溴中还混有少量 Cl2,这样除去Cl2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Cl2能将Br2从海水中置换出来,由于有:Br2+H2O=HBr+HBrO,大家往往会推测出Br2与纯碱反应生成的盐是NaBr和NaBrO。这样推测是没有注意审题,题中说Br2“转化成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所以生成的盐是NaBr和NaBrO3。NaBr和NaBrO3的混合溶液用硫酸酸化,又可得到单质溴,显然是发生了价态归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Cl2+2Br-=Br2+2Cl-
(2)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
(3)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4) Cl2+2Br-=Br2+2Cl-
1.环境污染:包括 , , 和食品污染。
2.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1)海盐的生产: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海水中制取 , ,是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上的发展。(2)Cl、Br、I的提取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的淡化: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
。(2)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