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5426  405434  405440  405444  405450  405452  405456  405462  405464  405470  405476  405480  405482  405486  405492  405494  405500  405504  405506  405510  405512  405516  405518  405520  405521  405522  405524  405525  405526  405528  405530  405534  405536  405540  405542  405546  405552  405554  405560  405564  405566  405570  405576  405582  405584  405590  405594  405596  405602  405606  405612  405620  447090 

1、品读第一段中写景的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试题详情

   属、斗、缪、酾、扁、藏、藉

试题详情

2、领悟作者高超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的人生品格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 教学过程 ]

试题详情

1、品味文中写景抒情的名句,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

试题详情

3、 在理解文句深层含义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睿智超群的人生哲学。

德育目标:

试题详情

2、 学会多角度品析精彩语句,通过朗读背诵提升效果。

试题详情

1、 初步掌握诵读的规则。

试题详情

6、《古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年版。

[ 教学设想 ]

   《赤壁赋》文笔优美,文采飞扬,骈散结合。写景部分精警凝练,形象鲜明。议论部分自由豪放,恣肆雄健。许多句子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特别便于学生诵读。因此,我准备从读入手,把欣赏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与学生进行赏析性交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全文写景、抒情、议论的巧妙融合中体会到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第一步:导读。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整体感知,领悟品味,寻找自己喜欢的句、段,并稍作分析。这一步目的是为了熟悉课文,并且为下一步的鉴赏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自读。学生多角度赏读,品味细节,为理清全文思路作铺垫。

   第三步:忆读。当堂背诵精彩语句,检验理解程度,为品鉴文章深层情感和思想旨趣预设伏笔。

   第四步:研读。通过悟读关键语句,体会贯穿全文的意象,把握文章的深刻主旨。

[ 教学重点 ]

   品味语言之美,把握旨趣之妙。

[ 教学难点 ]

   文中辩理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 教学安排 ]

   一课时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幻灯片

板书设计:

   赏秋江月夜之美景

听箫歌相和之哀声

叹吾声须臾之悲情

悟变与不变之妙理

[ 教学目的 ]

知识目标:

   掌握属、斗、缪、酾、扁、藏等字的读音规则以及几个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试题详情

5、《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年版。

试题详情

4、《文化苦旅》,余秋雨,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