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5430  405438  405444  405448  405454  405456  405460  405466  405468  405474  405480  405484  405486  405490  405496  405498  405504  405508  405510  405514  405516  405520  405522  405524  405525  405526  405528  405529  405530  405532  405534  405538  405540  405544  405546  405550  405556  405558  405564  405568  405570  405574  405580  405586  405588  405594  405598  405600  405606  405610  405616  405624  447090 

她,天生丽质,温柔善良,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不幸的是她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那是个道德沦丧、生活糜烂、惟利是图的社会,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习气。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她为了满足一次在舞会上出风头的愿望,却付出了极不寻常的代价。她是谁?她就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项链》,一起走近玛蒂尔德吧!

试题详情

[教学构想]

首先用几幅图画帮助学生梳理小说主要情节,感受故事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从而把握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波澜起伏的情节,然后以“丢项链”这一情节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了解十年之后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接着根据文中作者的议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追溯十年之前的玛蒂尔德是个怎样的一个人。两相比较之后,最后完整地把握人物形象并且明确小说的主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试题详情

3.《中国杂文鉴赏辞典》

项  链

咸宁市赤壁一中  但芬芳

[教学目标]

试题详情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第8期

试题详情

1   从文章最后一段切入,提出两个问题,整体把握全文:

①我若为王,为什么最终不能为王?

②既然不能为王,为什么又会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

a学习2――5段,让学生认识到王的两面性--显赫之至与寂寞之至。

b学习6--7段,明确中心,思考“我终于不能为王”的原因。

重点理解 “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这个句子。   明确:在上文中,作者对于王权和奴才这一对“孪生子”表示了深深的憎恶和愤慨。“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作者在这里又翻出一层意思,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因而要“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语言的犀利和思想的深刻。 c齐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理解“最大的王”及“真的人”的含义。

明确:世界上没有了奴才,“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真的人们”了。对这种景象,“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2  师生再次品读第5段,感受作品的文学性,归纳奴性的特点。

3   开放性讨论: 什么是奴才?奴性和王权有何联系?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鲁迅

4   课外拓展:议一议现实生活中的奴性。

5  教师小结:鲁迅说:我们能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全在于我们今天能培养怎样的青年。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要说:从明天起,做一个真的人。

板书设计:

我若为王--显赫之至 ―――奴才

      孤独寂寞    惟命是从

             奴颜婢膝

不能为王--杀尽奴种   欺软怕硬

最大的王--做真的人   丧失自我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试题详情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2.   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思想的深刻认识,在批判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奴性的危害。

试题详情

1.  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 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理清全文思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