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规律探索型--发现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与不变性的题目。
3. 存在探索型--在一定条件下,需探索发现某种数学关系是否存在。
2. 结论探索型--给定条件,但无明确结论或结论不惟一。
1. 条件探索型--结论明确,而需探索发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的题目。
2. 开放型问题
1. 探索型问题
5. 探究存在性型
探究存在性型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它有结论存在和结论不存在两种情形,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先对结论作肯定存在的假设,然后由此肯定的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论证,若导出矛盾,则否定先前假设;若推出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假设正确,由此得出问题的结论。
例16. 已知:点A()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若点B与点A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问是否存在与抛物线只交于一点B的直线。如果存在,求符合条件的直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要求过抛物线上点B且仅交抛物线于一点的直线,除了应用判别式解出直线外,不要遗漏与对称轴平行的这一条直线。
解:(1)
<1>假设存在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2> 过B且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的直线是,也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所以符合条件的直线为
例17. 已知抛物线,其顶点在x轴的上方,它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点A及点B(6,0),又知方程两根的平方和等于40。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问: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在x轴上方且使。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设是方程的两根
抛物线顶点在x轴上方,且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点B(6,0)
(2)假设抛物线上有一点P(x,y)使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4),y的最大值是4
点P(x,6)不在抛物线上,即不存在点P在x轴上方且使
例18. 如图,已知中,AB=4,点D在AB边上移动(点D不与A、B重合),DE//BC交AC于E,连结CD。设。
(1)当D为AB中点时,求的值;
(2)若,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点D,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D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3)不存在点D,使得成立。理由:假设存在点D,使得成立,那么
6. 实验操作型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猜想,调整等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结论,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常以此来考查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实验操作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
例16(北京市西城区2002年中考题)也是实验操作性试题,它先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然后自己再作图测量,逐步领悟到一个猜想,最后对猜想加以论证。
例19. 取一张矩形的纸进行折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先把矩形ABCD对折,折痕为MN,如图1;
第二步:再把B点叠在折痕线MN上,折痕为AE,点B在MN上的对应点为,得,如图2;
第三步:沿线折叠得折痕EF,如图3。
利用展开图4探究:
(1)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2)对于任一矩形,按照上述方法是否都能折出这种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证法一:由平行线分线段定理得PE=PA
斜边上的中线
证法二:完全重合
(2)不一定
由以上推证可知当矩形的长恰好等于等边的边AF时,即矩形的宽:长=AB:AF=时正好能折出。如果设矩形的长为a,宽为b,可知
当时,按此法一定能折出等边三角形;
当时,按此法无法折出完整的等边三角形。
由以上几例看出,解探索性问题实际是经历一次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探究结论型
探求结论型问题是指由给定的已知条件探求相应的结论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从所给条件(包括图形特征)出发,进行探索、归纳,大胆猜想出结论,然后对猜想的结论进行推理、证明。
例13. 如图,公路上有A、B、C三站,一辆汽车在上午8时从离A站10千米的P地出发向C站匀速前进,15分钟后离A站20千米。
(1)设出发x小时后,汽车离A站y千米,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汽车行驶到离A站150千米的B站时,接到通知要在中午12点前赶到离B站30千米的C站。汽车若按原速能否按时到达?若能,是在几点几分到达;若不能,车速最少应提高到多少?
分析: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解第(1)问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出汽车从P地出发向C站匀速前进的速度。
第(2)问,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探求,汽车行驶到B站后,若按原速行驶,到达C站的时间。
解:(1)汽车从P地出发向C站匀速前进,速度为
(2)把代入上式,得
汽车要在中午12点前赶到离B站30千米的C站,车速最少应提高到60千米/时。
例14. 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AB=6,延长BA到F,使FA=AB。若P为线段AF上一个动点(P点与A点不重合),过P作半圆的切线,切点为C,作,垂足为D。过B点作,交PC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AC、DE。
(1)判断线段AC、DE所在直线是否平行,并证明你的结论;
(2)设AC为x,AC+BE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是要根据图形的条件探求AC、DE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本题的难点在于P是一个动点,那么AC与DE也始终在随P点的运动而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它们的相对位置是否有一种特定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考察其中的必然联系。可由动到静,把动点P设在AF上的任意一个位置,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再观察、猜想、推理、判断AC与DE是否平行。
解:(1)依题意画出图形,如图,判断线段AC、DE所在直线互相平行,即AC//DE。
证明:
PC与⊙O相切于C点,PAB为⊙O的割线
(2)连结BC
例15. 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设切点为C。
(1)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连结A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请你测量出CDP的度数;
图1
(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时,连结AC,请你分别在这两个图中用尺规作APC的平分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设此角平分线交AC于点D,然后在这两个图中分别测量出CDP的度数;
猜想:CDP的度数是否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解:(1)测量结果:CDP=45o (2)(作图略)
图2中的测量结果:CDP=45o 图3中的测量结果:CDP=45o
猜想:CDP=45o为确定的值,CDP的度数不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证法一:连结BC(如图)
AB是⊙O的直径
⊙O于点C
证法二:连结OC(如图)
⊙O于点C
3. 探究条件型
探究条件型问题是指问题中结论明确,而需要完备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的题目。解答探求条件型问题的思路是,从所给结论出发,设想出合乎要求的一些条件,逐一列出,并进行逻辑证明,从而寻找出满足结论的条件。
例10. 已知:如图,在中,,垂足为D,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1)EF和AD之间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请证明你找到的结论。
(2)要使四边形AEDF是菱形,需满足什么条件?
解:(1)EF垂直平分AD
(2)由(1)知
要使四边形AEDF是菱形,只需要
显然需要满足,即满足是等腰三角形这个条件。
例11. 如图,已知点A(0,6)、B(3,0)、C(2,0)、M(0,m),其中m<6,以M为圆心,MC为半径作圆,则
(1)当m为何值时,⊙M与直线AB相切?
(2)当m=0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当m=3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由(2)验证的结果,你是否得到启发,从而说出m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M与直线AB相离?相交?
((2)、(3)只写结果,不必写过程)
分析:(1)属探求条件型问题,是由给定的结论--以M为圆心,MC长为半径的⊙M与直线AB相切,反溯探究M点的纵坐标应具备的条件。过点M作,垂足为H,若MH等于半径MC,根据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则⊙M与直线AB相切,再进一步追溯使MH=MC时,M点纵坐标m的值。
解:(1)过点M作,垂足为H,若MH=MC,则以M为圆心、MC长为半径的⊙M与AB相切。
⊙M与直线AB相切
(2)当m=0时,⊙M与直线AB相离;当m=3时,⊙M与直线AB相交
(3)当时,⊙M与直线AB相离;当或时,⊙M与直线AB相交。
例12. 当a取什么数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分析:本题是探究条件的题目,需要从关于x的方程只有正实数根出发,考虑a可取的所有值。首先要验证a=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是否有正实根;然后再考虑,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况。
解:(1)当a=0时,方程为
(2)当
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
要使方程只有正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需
解之,得a<0 <2>
由<1>、<2>可得,当时,原方程有两个正实根
综上讨论可知:当时,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