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5850  405858  405864  405868  405874  405876  405880  405886  405888  405894  405900  405904  405906  405910  405916  405918  405924  405928  405930  405934  405936  405940  405942  405944  405945  405946  405948  405949  405950  405952  405954  405958  405960  405964  405966  405970  405976  405978  405984  405988  405990  405994  406000  406006  406008  406014  406018  406020  406026  406030  406036  406044  447090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易生锈
铁、杂质碳和水膜形成了原电池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试题详情

3.近日来,沈城“巨能钙”事件沸沸扬扬,原因在于部分巨能钙被检出含有双氧水,而双氧水有致癌性,可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卫生部已开始加紧调查“巨能钙”事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说明H2O2对人体无害

    B.H2O2、Na2O2中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KMnO4反应时表现H2O2的还原性

    D.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和SO2不同

试题详情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

    B.常温下,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Cu

    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 SO2和1mol O2合成SO3

    D.将含有少量H2O(g)的H2通入足量Na2O2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

试题详情

1.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D.天然气、石油和煤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试题详情

例16、(09年福建卷)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项错;CO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2CO3,可以与OH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项错;D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增大,故错。

[答案]B

例17、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

[解析]

(1) 根据题意,可转化为如下三个反应① 甲 + 乙→A,② 甲+B→ A + C, ③A + B→乙 + C,由①可知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乙元素,由②A中含乙元素,一定来源于化合物B,所以A、B均含有乙元素。

(2) 由③ 看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乙为单质,A、B中又都含有乙元素,所以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因而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3) 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H2S,A的化学式为SO2,因此可写出下列反应关系

 

也可认为乙是N2,也可以写出如下反应关系

 

 

[专题突破]

试题详情

例15. (2008届创博智典联考题)中学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有如下图1所示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该实验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硫气体放出,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地损害师生健康.为此某课外小组对此实验进行如图2所示的改进,改进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实验步骤如下:

 

图1                   图2

①首先按装置图安装仪器,安装仪器时,在支管胶塞的铁丝构上挂一片品红试纸。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0毫升的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将铜片向上提起,铜片先不要伸入浓硫酸中),当加热至沸腾时,把铜片放下,使其完全浸入浓硫酸中,反应即刻发生。等不需要反应时停止加热并将铜片提起,离开浓硫酸,反应就停止了。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铜片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后可看到的现象有:          

(2)塑料袋作用是:        

(3)为了防止反应结束后留在试管中的气体和塑料袋中的气体污染环境,可进行的操作是:                   ;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当铜片接触热浓硫酸时,有大量的白雾产生(白雾是由于二氧化硫气体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小液滴缘故)并沿支管口喷在品红试纸上,使品红试纸的红色开始褪色,而且原来无色硫酸溶液开始变绿,当品红试纸完全褪成白色后,把铜片向上提使其离开浓硫酸溶液,反应马上停止。

[答案](1)支管口有白雾,试管中出现绿色,品红试纸褪色,铜片部分溶解。

    (2)收集多余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塑料袋中加适量的碱吸收SO2气体 

SO2+2OH-H2O+SO32-或SO2+OH-HSO3-

试题详情

例13.(2007年上海)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解析]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有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NH4+;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CO32-或SO42-或CO32-、SO42-均有,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部分溶解,故CO32-、SO42-均有。因溶液中含CO32-、SO42-,故不含Mg2+、Ba2+;从实验(3)可见,溶液中含SO42-0.01mol,含CO32-0.02mol,从实验(2)得知,溶液中含NH4+0.04mol,故应还最少含K+0.02mol,Cl-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答案]AC

例14.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B.SO42-      C.H2SO3       D.NH4+

[解析]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褪色。②加碱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③加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42-,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42-

[答案]B

试题详情

例12. (1)将m g铁粉和n 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红热,冷却后加入____Lb mol·L-1的盐酸就不再产生气体。若把已放出的气体收集起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

(2)若把0.1 mol铁粉和1.6 g硫粉均匀混合后,铺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引燃,完全反应后,将残渣全部放入过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结果所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明显少于2.24 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Fe+SFeS,FeS+2HClFeCl2+H2S↑,得Fe-2HCl;又由Fe+2HClFeCl2+H2↑,得Fe-2HCl,即产生气体的总体积和消耗的盐酸的量与硫粉量无关,只由铁的量确定。

设加入b mol·L-1盐酸的体积为V,则

×2=V×b mol·L-1,得V= L或 mL

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4 L·mol-1=0.4m L。

(2)n(S)==0.05 mol<0.1 mol,铁粉过量,过量的铁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铁的氧化物与H2SO4反应不再放出H2,故放出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L。

[答案](1)  0.4m L

(2)与硫反应的铁粉过量,过量的铁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铁的氧化物,与H2SO4反应不再放出H2,故放出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L

试题详情

例10.(09年全国2卷)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解析]CaCO3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答案]D

例11、(09年广东卷)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解析]根据胶体的性质①正确;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②正确;“钡餐”是硫酸钡,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的 ③错;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④正确;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⑤错;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例8.(09年全国2卷)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

[答案]A

例9. 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