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也是新高考的一个亮点。 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很多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交汇点。而在高中数学体系中,解析几何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有些问题用常规方法去解决往往运算比较繁杂,不妨运用向量作形与数的转化,则会大大简化过程.
(十)社会生活
1、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大多数人都穿“中山装”和“解放装”。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为人们服饰的改变提供了基础。现在,人们穿衣不再是单纯为了保暖遮体,更多的是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或展示独特个性。
食:改革开放前,人们一般以粗粮为主,鸡、鸭、肉难得一尝。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粮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如今,全国绝大多数人不仅能吃饱,而且许多人还讲究要吃好,开始重视营养的全面与均衡了。
住: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行:改革开放以来,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发展非常迅速,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
用:改革开放前,条件好的家庭才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当时叫“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家庭。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话、电脑、手机这些昔日令人刮目相看的奢侈品,变得越来越普通,高档住房、高级骄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2、就业制度的变化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职业和职位都非常稳定,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铁饭碗”。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逐步推行。现在,劳动者自主择业已占主导地位,以前人们“等、靠、要”的就业观念正在转变。
(九)科技、教育和文化
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技术异军突起。网络以其方便、快捷和多样化的功能迅速深入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
我国于1986年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力求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
2、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要分阶段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谈及提供了法律保障。
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巨大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高校结构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也从过去以实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方向发展。
(八)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提出:1953年,我国与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倡导: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并同两国总理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它提出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2、20世纪70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和中美建交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①70年代,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日趋破产;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决议。
意义(补充):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大大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美建交
背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世界形势变化。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中美两国政府都认为应当改善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美建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署。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读:美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实行敌视和孤立中国的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美国主动与中国握手,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说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关键因素在于国家利益起作用。)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或说最大障碍):台湾问题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APEC简介:它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减少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我国参与情况:1991年,我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此后,我国一直本着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2001年10月,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讲话。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评价:我国加入和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是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发挥了显著作用。
(七)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导弹部队是主要执行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兵种。1966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叫做“第二炮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2、发展: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等的研制成功与装备部队,是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的重要体现。这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六)两岸关系: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982年,邓小平首次将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提出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缓和两岸关系,推动统一进程。
2、八十年代,台湾当局迫于形势的发展,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从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来,又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放松了有关限制。海峡两岸长时间隔绝的状况终于被打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经济、文化等交往进一步深入。90年代初,“海协会”(大陆)和“海基会”(台湾)进行了一些接触和会谈,使两岸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4、1995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这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0多年来,两岸在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区域,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
2、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一次规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宪法形式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样,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实施: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建立了内蒙古(1947年)、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五个自治区。
5、意义(补充):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
(1)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还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观点。这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指出邓小平为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重要意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三)民主法制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它的颁布和实施,旨在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较大修改。修改后的刑法取消了“反革命罪”和不科学的“类推”原则,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罚相当”原则。新刑法增加了刑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权利,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严密性。1997年刑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全面、完备的刑法。
(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并取得突破的。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实施:1978年底(实施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用“包产到户”的形式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并取得很大成效。这一举措得到党中央的肯定。1982年以后,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展开。
(2)作用:它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原来集体生产的土地的所有权未变,而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发生了变化,分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状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本质上是调整了生产关系,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特区的建立
(1)目的:为引进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形成对外开放局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政策。(根本目的是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经济)
(2)建立:1980年,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的设立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