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6162  406170  406176  406180  406186  406188  406192  406198  406200  406206  406212  406216  406218  406222  406228  406230  406236  406240  406242  406246  406248  406252  406254  406256  406257  406258  406260  406261  406262  406264  406266  406270  406272  406276  406278  406282  406288  406290  406296  406300  406302  406306  406312  406318  406320  406326  406330  406332  406338  406342  406348  406356  447090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试题详情

17、(12分)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半径为R=5L0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磁场右侧有一对平行金属板M和N,两板间距离为d=6L0,板长为L=12L0,板的中心线O1O2与磁场的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圆周上的a点沿垂直于半径OO1并指向圆心的方向进入磁场平面,当从圆周上的O1点水平飞出磁场时,给MN板加上如下图所示电压,最后粒子刚好以平行于M板的速度,从M板的边缘飞出(不计粒子重力). 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求交变电压的周期T和电压U0的值;

(3)若时,该粒子从MN板右侧沿板的中心线仍以速率v0向左射入MN之间.求粒子从磁场中射出的点到a点的距离.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试题详情

16.(13分)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导轨处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面上, θ=370,导轨电阻不计,间距L=0.3m.在斜面上加有磁感应强度B=1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底端接一个阻值R=1Ω的电阻。质量m=1kg、电阻r=2Ω的金属棒ab横跨在平行导轨间,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金属棒从距底端高为h1=2.0m处以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初速度v0=10m/s上滑,滑至最高点时高度为h2=3.2m.  sin37°=0.6,cos37°=0.8,g=10m/s2 .

  (1)求ab棒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q和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

  (2)若ab棒固定在导轨上的初始位置,磁场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2.5×10-2~7.5×10-2s内是正弦规律变化),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为Q=5J,取. 求B0.

 

试题详情

15.(12分)(1) 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运转周期是T,试证明:T2是一个常量,即对任何行星都相同。

(2)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辟了人类宇航的新时代。四十多年来,人类不仅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还向宇宙空间发射了多个空间探测器。空间探测器要飞向火星等其它行星,甚至飞出太阳系,首先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由于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具有引力势能。设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球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则引力势能表达式为EPG,式中G是万有引力常量,M是地球的质量,r是该物体距地心的距离。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空间探测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该探测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机械能(用m、g0、R0、T表示);

(3)在(2)的情形下,要使这个空间探测器从运行轨道上出发,脱离地球的引力作用,至少要对它作多少功?

试题详情

14.(8分)质量为m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它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求:

(1)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

(2)飞机在高度h处的动能。

试题详情

13.(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物体组成一系统,甲、乙所受合外力不均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不可能守恒

    B.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C.波粒二象性中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和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行为,这种波动性与机械波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D.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可以用动能为13.7eV的电子去碰撞

E.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逊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F.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

G.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任意两个核子之间都存在核力作用

H.  β衰变说明了β粒子(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2)(8分) 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核的质量为3.0150u。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在生成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试题详情

Ⅱ (12分) (选修3-4试题).

12.(1)(4分)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

B.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C.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气中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质点的位移一定大于振动减弱质点的位移。.

D.若波源向观察者靠近,则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变大

E.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衍射现象,小孔成像说明光不具有衍射现象

F.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G. 非均匀变化的电场能产生变化的磁场,反之,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电场

H.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2)(8分)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的距离为D=(+1)m,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

①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②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什么颜色?

Ⅲ(12分) (选修3-5试题)

试题详情

11.(10分)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

材有:待测电源一个、内阻已知且为R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大于.

电源电动势)、电阻箱R一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将坐标系“?”对应的物理量填在答题卡中的虚线框内;.

(3)为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电阻R,.

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以为纵坐标,画出与电阻的某种关系图象(该图象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的截距为m,直线斜率为k,写出E、r的表达式:.

E=    ;r=   ▲     ..

.

.

.

.

.

.

.

.

试题详情

10.(1)(4分)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可读出圆柱的直径为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物体的厚度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厚度为    mm。.

.

.

.

.

.

(2)(6分)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实验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丙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      ;b.     ▲     .

②如图丁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距离如图。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

.

.

.

.

.

试题详情

9.如右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做上下振动,O点为平衡位置,A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重力势能减少了2.0J。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的动能增加1.0J.

B.C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C.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D.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