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6245  406253  406259  406263  406269  406271  406275  406281  406283  406289  406295  406299  406301  406305  406311  406313  406319  406323  406325  406329  406331  406335  406337  406339  406340  406341  406343  406344  406345  406347  406349  406353  406355  406359  406361  406365  406371  406373  406379  406383  406385  406389  406395  406401  406403  406409  406413  406415  406421  406425  406431  406439  447090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或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匀速转动).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试题详情

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交替使用

[例6]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为G的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60°、两夹边完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仍不变),圆柱体始终静止。试问:(1)若人字夹内侧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也等于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答:G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G,欲使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答:G,方向斜向上

[例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BC的质量分别为Mm,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B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⑴当BC共同匀速下滑;⑵当BC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C所受的各力。    

解:⑴先分析C受的力。这时以C为研究对象,重力G1=mgBC的弹力竖直向上,大小N1= mg由于C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所以BC间无摩擦力,即f1=0。

   再分析B受的力,在分析 BA间的弹力N2和摩擦力f2时,BC整体为对象较好A对该整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就是AB的弹力N2和摩擦力f2,得到B受4个力作用:重力G2=MgCB的压力竖直向下,大小N1= mgAB的弹力N2=(M+m)gcosθAB的摩擦力f2=(M+m)gsinθ

⑵由于BC 共同加速下滑,加速度相同,所以先以BC整体为对象求AB的弹力N2、摩擦力f2,并求出a ;再以C为对象求BC间的弹力、摩擦力

这里,f2是滑动摩擦力N2=(M+m)gcosθ f2=μN2=μ(M+m)gcosθ

沿斜面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M+m)gsinθ-μ(M+m)gcosθ=(M+m)a

可得a=g(sinθ-μcosθ)。BC间的弹力N1、摩擦力f1则应以C为对象求得。

   由于C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下,而所受的3个力的方向都在水平或竖直方向。这种情况下,比较简便的方法是以水平、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加速度a

   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

   f1=macosθmg-N1= masinθ

可得:f1=mg(sinθ-μcosθ) cosθ  N1= mg(cosθ+μsinθ)cosθ

   由本题可以知道:①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②灵活选定坐标系的方向也可以使计算简化;③在物体的受力图的旁边标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方向,有助于确定摩擦力方向,也有助于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时保证使合力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试题展示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基础知识一.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试题详情

3、优先考虑整体法

[例4]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解:以两环和细绳整体为对象求FN,可知竖直方向上始终二力平衡,FN=2mg不变;以Q环为对象,在重力、细绳拉力FOB压力N作用下平衡,设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P环向左移的过程中α将减小,N=mgtanα也将减小。再以整体为对象,水平方向只有OBQ的压力NOA P环的摩擦力f作用,因此f=N也减小。答案选B。

[例5]如图,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土豆A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  C  )

A. mg   B. μmg   C.    D.

试题详情

2、  物体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及注意点

(1)    隔离法与整体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或将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2)    假设法

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3)    注意要点

①   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②   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③   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定未知力。

[例3]如图1-19所示,A、B两物体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情况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

(1)B与水平面间无摩擦.(2)B与水平面间及B、A之间都存在摩擦.

   解析:(1)B只受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平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里不存在上A对B的压力和摩擦力.因为假若存在其中的一个力,这个力会有一个向右的水平分量.其结果B-定会向右加速运动,这与题意不符.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出多余的力.

   (2)若F>fAm,这种情况B受五个力的作用.如图l-20所示,对A受力分析可知,因为A有沿面向上运动趋势,所以B对A的摩擦力沿面向下,根据捉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是沿面向上即f2.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漏掉力的现象.

试题详情

1、  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1]以下四种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D )

   A、竖直上抛物体达最高点时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C、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

D、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解析:竖直上抛物体在到达最高点时a=g,匀速园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v2/R,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平切向加速度a=0,法向加速度a=v2/R,合加速度a=v2/R,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0,故D正确

思考:单摆摆到最高点时是否是平衡状态?

[例2]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以判断(CD)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若小车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解析:由于F的垂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A选项错误。F有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地面对物体有弹力作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受四个力,B选项错误。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水平方向所受的摩擦力与F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一定受重力、弹力、拉力F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C选项正确;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F力的作用或受重力和F力及地面的弹力的作用,D选项正确。

   答案:CD

说明:①在常见的几种力中,重力是主动力,而弹力、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中存在弹力又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所以分析受力时应按重力、弹力、摩攘力的顺序去分析.

   ②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其运动情况相符.因此,常常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去分析某个力是否存

在.如本例中选项C,D的分析.

试题详情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规律方法

试题详情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根据地,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试题详情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试题详情

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试题详情

2、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