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6827  406835  406841  406845  406851  406853  406857  406863  406865  406871  406877  406881  406883  406887  406893  406895  406901  406905  406907  406911  406913  406917  406919  406921  406922  406923  406925  406926  406927  406929  406931  406935  406937  406941  406943  406947  406953  406955  406961  406965  406967  406971  406977  406983  406985  406991  406995  406997  407003  407007  407013  407021  447090 

2.“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在常数,不在政治,年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材料反映了  (   )

    A.老子批评周分封制               B.苟子批判庄子主观唯心主义

    C.王充批判“天人感应”           D.范缜批判佛教的灵魂不灭论

试题详情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试题详情

27.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9分)

  (2)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

B(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图12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       图13  遇刺身亡的宋教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宪政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11分)

试题详情

26.(19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系列节目。《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密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  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本集以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为主要内容。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

图9  开平矿务局      图10  严复《天演论》译稿    图1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图片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三幅图片各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8分)

第二集  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年-1949后,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并赢得胜利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围绕上述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突出贡献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11分)

试题详情

24.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   )

   A.粉碎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D.挺进大别山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试题详情

23.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棒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   )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⑧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试题详情

22.80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嘣嘣,嘣嘣,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  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请判断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试题详情

21.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三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三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历史背景与意义的是                 (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试题详情

20.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                               `(   )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