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庐山的自然美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1.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⒈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⑴定义:
⑵存在:①无机物与无机物
②无机物与有机物
③有机物与有机物
⑶判断: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⒉“五同”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一物质(CH2Cl2、H4SiO4)
⒊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⑴C链异构:
同种物质间由于主链碳原子数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⑵官能团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在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是1-丙醇和 2-丙醇,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等。
⑶官能团种类异构:
常见的官能团异构有:
①烯烃和环烷烃:通式为
②二烯烃和炔烃:通式为
③饱和一元醇和醚:通式为
④饱和一元醛、酮和烯醇:通式为
⑤饱和一元羧酸、酯和羟基醛:通式为
⑥芳香醇、芳香醚和酚:通式为
⑦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通式为
⑧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为
⑨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为 。
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顺序:先写C链异构,再写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考虑其它官能团种类异构。
⑴烷烃:n<7的烷烃
⑵烯烃:C4H8
⑶烃的含氧衍生物:C5H12O
⒌其它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烷烃的手性异构
试题枚举
[例1] ⑴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H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个,试写出其中一例的结构简式 。
⑵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C、N、H三种元素,且以n(C)和n(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
⑶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N、O、H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
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
答案:⑴7,HO-CH2-CH2-NH2 ⑵2n(C)+n(N)+2 ⑶2n(C)+n(N)+2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
A.C2H4和C4H8 B.CH3Cl和CH2Cl2
C.C4H10和C7H16 D.硬脂酸和油酸
解析:A.两种物质虽然符合通式CnH2n,但C4H8可能单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环烷烃和C2H4不可能为同系物.B.虽然均为CH4的氯代物,但卤素原子不同,且C数相同,故不是同系物 C.均属烷烃,应为同系物 D.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均含有-COOH,但油酸还含 C=C 。官能团种类不同,不为同系物。
答案:C.
[例3]为金刚烷的空间结构(碳架)
它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各有几种?
解析: 为说明清楚,先对碳编号.
从图中可看出,分子内由C原子构成的
最小的环为6元环,这样的环共有4个,且
4个环完全等同,整个分子结构中,1,3,5,
8号位碳等同,每个C上有1个H,2,6,7, 4,10,9号位C等同,每个C上有2个H.
|
如何寻找二氯代物有几种?
对两种不同位置的H分类为a、b
a-a 1种
a-b 2种 6种
b-b 3种 (注意:b位上有2个H)
答案:2 、6
3.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杂化形式、空间构型:
|
分子式 |
结构简式 |
空间构形 |
杂化形式 |
化学键 |
⑴甲烷 |
|
|
|
|
|
⑵乙烯 |
|
|
|
|
|
⑶乙炔 |
|
|
|
|
|
⑷苯 |
|
|
|
|
|
⒈有机物中C原子的成键特点:
⑴每个C不但可与其它原子形成 个共价键,而且C与C间也可成共价键;
⑵C原子间不仅可以形成C-C,还可以形成 与 ;
⑶多个C原子间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C链,C链中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C环,
且C链与C环也可结合;
⑷原子种类、数目相同的分子,原子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可出现不同结构的分子,即存在
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种类繁多主要是由 和 决定的。
2.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
⑴表示有机物组成的化学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
⑵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化学式: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示性式)、键线式(骨架式)
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简写形式,省略部分或全部C-C、C-H后的式子,双、三键不省。
键线式:省略CH元素符号,用“-”表示碳碳键,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C原子,
其它元素符合和化学键不省的式子。
⑶表示有机物结构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11.[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解析]A 这里讲的是苏联依靠牺牲农业,以人力为主的国家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里不是在说新经济政策,也未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也未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而是在肯定农业集体化运动。
10.[2010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经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C 1929年西方陷入经济危机不能自拔,与此同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蒸蒸日上。而此时苏联施行的正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因此这里的“独特经验”是C。
9.[2010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22.13 |
34.55 |
44.24 |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解析]C 根据历史基础知识判断,苏联(俄)农业发展从未超过了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D、B表达有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是1928年才开始的,因此选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