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7339  407347  407353  407357  407363  407365  407369  407375  407377  407383  407389  407393  407395  407399  407405  407407  407413  407417  407419  407423  407425  407429  407431  407433  407434  407435  407437  407438  407439  407441  407443  407447  407449  407453  407455  407459  407465  407467  407473  407477  407479  407483  407489  407495  407497  407503  407507  407509  407515  407519  407525  407533  447090 

33. 请回答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的几个问题。 ⑴.形成的原因: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国共两党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只是通过协议,发表合作宣言,进行军事上的合作,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所以全面抗战开始后,形成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战场; ⑵.两条抗战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⑶.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比较积极抗战,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承担了主要的抗战任务,但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还是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进入相持阶段,由于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方针,正面战场出现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在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为抗战前线,从日寇手中夺回大片沦陷国土,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相持阶段,中共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困难,采取一系列措施,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反攻阶段,中共领导的武装成为对日反攻的主要力量。 ⑷.两个战场的区别:  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内,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进攻;形成正面战场;后者在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战前线;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大兵团会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⑤.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初期起主导作用;后者在相持阶段上升为主战场; ⑸.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  ①.两个战场是国共合作抗日的体现,他们互相依存,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贡献。   抗战初期,没有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相持阶段的到来;相持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  ②.两个战场贯穿始终。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合作抗日,直到抗战胜利; ⑹.两个战场变化状况:  ①.正面战场初期积极抗战,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初期组织一系列会战,粉碎日本速战速灭中国的计划;相持阶段,政策由对外转向对内,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②.敌后战场始终如一:   初期开辟敌后战场,严重威胁敌人后方;相持阶段,坚持抗战,成为抗战主战场,首先展开反攻,是大反攻的主要力量,直到取得抗战胜利

试题详情

32. 比较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异同,.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败胜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⑴.相同点:   ①.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   ②.以征服中国为目的;   ③.曾对中国人民进行大屠杀;   ④.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给中国带来空前的历史灾难; ⑵.不同点:   ①.背景:前者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后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   ②.战争规模:前者不到一年,侵略地区主要在沿海;后者长达15年,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   ③.前者日本打败中国,勒索了大量财富,增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后者中国取得胜利,日本投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影响:前者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后者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⑶因素: .领导因素:甲午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八年抗战中,中共始终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从而保证了抗战胜利; 民众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 .战略战术因素: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先定守局,坐失战机,抗日战争中,中共制定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挺进敌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配合作战,最后赢得抗战胜利; 国际因素:甲午战争时,列强默许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战争中在1939年以后,国际形势有所改变,1942年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

⑷.影响:   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历史灾难。但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题详情

31. 抗日战争时期与国共政权对峙时期相比,中共的方针、政策有哪些方面作了调整?分析原因、作用。

对国民党的政策: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中共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0年代起,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调整政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国共合作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政权建设方面: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形成国共政权对峙;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苏维埃名称,改为边区政府,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关于土地政策: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团结了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有利于抗战;

军事方面: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抗击国民党反革命围剿;抗战时期,中共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试题详情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面临着什么新问题?中共是怎样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 ⑴.新问题:   如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取得人民的胜利? ⑵.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  ①.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提出并坚持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明抗战道路;  ③.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不断巩固扩大根据地;  ④.以斗争求团结,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⑤.注重加强中共自身建设,进行延安整风、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⑥.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及时进行战略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试题详情

29. 2000年1月23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表示十分愤慨并予以强烈谴责,同时也引起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广泛的反应。请回答:

(1)试分析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战争的主观原因。

(2)如何认识两个战场的作用和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所表明的当今社会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1)  日本侵华的原因:1927年东方会议(田中奏折)制定分割满蒙政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在军部好战势力的推动下,趁中国内战之机,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日本“二·二六”兵变后,进一步建立法西斯专政,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  两个战场的作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敌后战场迅猛的发展,但若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中共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正是由于敌后反“扫荡”的胜利,使得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坚持抗战到底,赢得战略反攻的到来,抗战的最后胜利,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

(3)  胜利的原因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胜利提供了保证;②中国军民英勇抗战;③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4)认识:①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否认侵略历史的行为的实质是企图掩盖日本历史上的侵略罪行。对日本人民和政府来讲,要深刻反醒历史上的侵华战争,警惕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②对于中国人民来讲,要时刻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历史及血的教训,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斗;③努力发展中日两国间持久和平友好关系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主要是如何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历史问题。

试题详情

28. 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析与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体现出那些特点?

原因: ⑴.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 ⑵.中共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⑶.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和世界人民、爱国华侨,积极支援中国抗战,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⑷.中国军民英勇抗战,是抗战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

意义: 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⑵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与近代其他反侵略战争相比,体现的特点: 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敌后战场、正面战场8年抗战未间断; ⑵.具有世界性(与世界人民的斗争联成一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⑶.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的有组织的民族战争):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⑷.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试题详情

27. .结合史实分析蒋介石为何敢于公开叛变革命,分裂革命统一战线,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⑴.公开叛变分裂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如蒋介石到上海,帝国主义鼓励他迅速果断行动起来,镇压革命;江浙财阀给蒋介石巨额财政资助;上海流氓头子保证为他充当打手。  ②.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对蒋介石的分裂活动,一再妥协退让,助长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气焰; 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蒋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的原因:  ①.反共反人民是蒋介石的反动本质;  ②.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③.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  ④.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压力:当时法西斯力量猖獗,苏联和英美都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行为,反对削弱中国的抗日力量

试题详情

26.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分别处理过国共关系或涉及国共两党关系上的突发事件。据此回答: ⑴.中共在处理中山舰事件、西安事变、皖南事变中的策略方针分别是什么? ⑵.不同的策略方针造成了什么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⑶.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此采取妥协退让方针,同意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 ⑵.中山舰事件的处理不当,使蒋介石打击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为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其原因是陈独秀惧怕统一战线破裂,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原因是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皖南事变中共以斗争求团结,维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原因是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未变,人民力量壮大,蒋介石既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国际上苏美也对蒋介石施加压力。 ⑶.大革命时期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指导革命的成熟理论,经验不足,犯了右倾错误,抗战前后,中共积累了10多年斗争经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路线,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试题详情

25. 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何不同?结合两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及结果,说明上述策略的正确性,其作用又有何相同,说明了什么?

策略方针:  ①.西安事变,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皖南事变,中共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

正确性:  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当时迫切任务;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中国各阶级阶层强烈要求团结抗日;  ③.西安事变后,亲日派何应钦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夺取统治权,这将使内战扩大,有利于日本侵略,不利于中国抗战;   所以,中共以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并促成和平解决;   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关系发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⑵.皖南事变坚决回击:  ①.抗战相持阶段,由于日本的政治诱降,蒋介石集团政策重心由对外抗日转向对内反共,但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蒋介石集团既想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②.国际上法西斯势力猖獗,苏美英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削弱中国战场抗日力量,向蒋介石施压;  ③.中间党派和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   因此,中共采取坚决回击方针,只有击退国民党反共浪潮,才能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用: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团结了中间党派和民主人士,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同作用: 促进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保证;

说明了: ⑴.中共已经成熟,能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灵活处理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 ⑵.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讲究策略; ⑶.中共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试题详情

24.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上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政治上: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1932年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40年扶植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影响:汉奸傀儡政权大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帮助日本侵略者加强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组织伪军进攻日本抗日武装力量,沦陷区成为日本殖民地和侵华战争基地;

经济上: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进行不同方式的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   影响:沦陷区经济成为日本经济附庸。

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实行同化政策。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企图把学生培养成他们统治下的“顺民”。   影响: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禁绝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军事上:集中兵力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   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施保甲连坐制度,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政策,企图肃清沦陷区抗日力量;  影响:中共领导人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殖民统治,打击、动摇日伪统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