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历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试说明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发生的时间,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两次“开放”有何区别?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⑴.第一次封闭:明朝后期到1840年。 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大;明朝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骚扰海疆,威胁中国安全;清政府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的抗清势力,也严禁沿海人民下海; ⑵.第一次开放:19世纪中期。 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促使其疯狂对外侵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由于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退,成为英国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⑶.第二次封闭:1949年到1978年。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长期实行封锁、包围、扼杀的敌对政策;5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提出有损于中国主权的要求,被中国拒绝,中苏关系恶化;文革中,我国外交工作遭到林彪、江青等人的破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技术联系的愿望和要求; ⑷.第二次开放:1978年以来。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向国际化、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求得生存;7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⑸.区别: ①.背景不同: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被迫开放的;后者是在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 ②.基础不同:前者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后者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③.前提不同:当今开放,是在独立自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旧中国这一点无从谈起。 ⑹.两次开放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3. 概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对私营经济实施的政策及其原因、作用。 (答) 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政策:限制和利用;(合理调整); 原因:国民经济崩溃,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对国民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策:赎买政策;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 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⑶.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策:鼓励、引导健康发展; 原因:以往的教训;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作用:促进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
32.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以苏俄和美国为例,评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据此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⑴.思想核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⑵.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⑶.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如: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展商品生产,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⑷.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如: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罗斯福新政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战后欧美国家广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⑸.认识: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只是一种经济手段,两者对经济发展都有一定作用,有利也有弊,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31.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些主要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核心及结果是什么?据此你认为制定城市经济政策时应把握什么原则? ⑴.步骤: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⑵.核心、结果: ①.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建立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后,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废除旧的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发展;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和平过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⑶.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符合城市特点,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0.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和政府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变革?成效如何?存在什么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又是怎样针对城市经济体制出现的弊端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据此你得到哪些认识? ⑴.调整和变革: ①.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展; ③.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破除旧制度的残余; ④.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各种形式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⑵.成效和弊端: 建国初期的调整和改革,巩固了新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存在工作过急、过粗、简单化的问题; ⑶.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间接管理,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城市经济出现空前活跃局面; ②.十四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经济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⑷.认识: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29. 20世纪的最初20年和最后20年,中国在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重大的进步。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请以史实说明,这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各有哪些表现? ⑵.20世纪最后20年中,中国的现代化与最初20年相比,起点和目标有何不同? ⑶.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20世纪最后20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在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原则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20世纪最初20年: 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有较大的发展; 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20世纪最后20年: ①.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方面:中国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思想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空前解放,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 ⑵.起点、目标不同: ①.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近代化,后者是在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 ②.前者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者的目标是建设富强的中国; ⑶.变化: ①.管理体制:由强调国家的直接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强调国家的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所有制:由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 ③.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和政策共存的体制
28.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
(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3)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1)①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