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6全国一卷文综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2006重庆文综1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4.(2005广东文科综合6)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共指导思想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2005全国三卷文综21)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2004全国三卷文综2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1.(2004全国三卷文综21)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D.同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5.国际会议:
(1)国际关系相关会议:
①巴黎和会(会议目的: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会议实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各战胜国意图:英国有限度地削弱德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美国利用经济优势攫取世界领导权;意大利希望按与英法原订密约扩大领土;日本企图使它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中国希望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凡尔赛和会的中心议题:签署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的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
②华盛顿会议(背景:一战使美日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为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有必要召开新的国际会议。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会外签订的《日中协定》。影响:调整利益冲突;制约相关国家;隐含不少矛盾。)
③开罗会议(1943年,中美英。内容: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投降;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④德黑兰会议(1943年,苏美英。内容:对德作战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⑤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对日作战;有损害中国权益的《秘密议定书》。)
⑥波茨坦会议(1945年,苏美英。内容:重申雅尔塔会议处理德国的精神--“炒冷饭”的国际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中美英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⑦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第一次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周恩来在会议第二阶段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议,使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⑧万隆会议(1955年。背景: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中国的贡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理解“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相同历史、相同任务、相同愿望;“异”是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9年,江泽民在讲话中说,摆在亚太经合组织面前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局面;二是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增长。)
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关会议:
①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1847年底,在伦敦召开,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的纲领,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②国际社会主义代表大会(1889年7月14日,巴黎。标志着第二国际成立。)
③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1919年3月,莫斯科。通过《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规定: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
④共产国际七大(1935年,莫斯科。季米特洛夫作重要报告。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决定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
(3)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相关会议:
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3年,会议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这次大会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
②1917年4月至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4月会议通过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0月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③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苏联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22年底,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
⑤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12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⑥联共(布)“十五大”(1927年12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⑦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通过苏联新宪法,既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⑧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和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会后在苏联全国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高考真题]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6年初。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的原因:全国人民的压力;共产党的努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力。政协协议内容:改组政府开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整编军队定宪法。意义: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体现了平等协商精神。)
(2)北平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特点:广泛的代表性。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主要内容:决定成立新中国;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选举国家主席;确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地点:1954年秋,北京。中心任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时间:1984年。成果: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中国国民党的会议:
(1)中国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中心议题:国民党改组问题。内容: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行动方案;共产党员个人加入。意义:两个“标志”一个“促进”--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2)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时间、地点:1939年初,重庆。内容: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影响:标志着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由对外积极抗日转向对内积极反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