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8351  408359  408365  408369  408375  408377  408381  408387  408389  408395  408401  408405  408407  408411  408417  408419  408425  408429  408431  408435  408437  408441  408443  408445  408446  408447  408449  408450  408451  408453  408455  408459  408461  408465  408467  408471  408477  408479  408485  408489  408491  408495  408501  408507  408509  408515  408519  408521  408527  408531  408537  408545  447090 

9.B(1中的“为”介词,意为“替”, 2中的“为”动词,意为“作为,成为”; 3中的“于”是介词,意为“到”, 4中的“于”是介词,意为“向,对” )

试题详情

11.(1)国家不背弃旧交,就会失去攻打昏昧国家的机会;如果要攻打亡乱之国,又违背了同盟之义。(“违”“昧”“今”“乱、亡”“ 爽”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6分。)

(2)太宗想立晋王为太子,但因为不是按(长幼)顺序的限制,他犹豫不决。( “而”、介宾短语后置句式、“回惑”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身为贵戚而喜好学习,博通文史,性情通达机敏,富于谋略,文德皇后就是他妹妹。

武德九年,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谋划将要谋害太宗,长孙无忌请求太宗抢先动手诛杀他们。于是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同谋划。六月四日,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进入玄武门讨伐李建成、李元吉,消灭了他们。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因为长孙无忌是创业的元勋,又有外戚的身份,礼遇尤其丰厚,时常让他出入寝室。这一年,拜尚书右仆射。当时突厥颉利可汗新近和中原签约和好,内部政令紊乱,谈论政事的人大多陈述攻取突厥之策。太宗召集萧瑀和长孙无忌问道:“北番君臣昏乱,屠杀无辜。国家不背弃旧交,就会失去攻打昏昧国家的机会;如果要攻打亡乱之国,又违背了同盟之义。两种做法不能决定,哪一个更好呢?”萧瑀说:“兼并弱小的国家攻取暗昧的君王,攻击为好。”长孙无忌说:“国家目前正致力于休兵息战,等他们侵犯边地,才可以征讨出击。他们既然已经衰弱,一定不会前来。如果深入虏地,臣以为不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臣以为合适。”太宗听从了长孙无忌的意见。突厥不久因政治衰败而灭亡。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犯罪,太宗想立晋王为太子,但因为不是按长幼顺序的限制而犹豫不决。皇帝来到两仪殿,百官都出去了,仅留下长孙无忌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对他们说:“我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弟弟,所作所为是这样,我心里没有依靠。”于是自己向床上扑去,抽出佩刀要自杀。长孙无忌等人非常惊恐,争着上前抱扶,取下佩刀交给晋王。长孙无忌等人问太宗想立谁,回答说:“我要立晋王。”长孙无忌说:“敬奉诏命。谁有不同意见的,臣请求杀了他。”太宗对晋王说:“你舅舅答应立你,你应该拜谢。”晋王于是下拜。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公等和我的意见一致,但不知舆论会怎么样?”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孝,天下人诚心归服已经很长时间了。请求召见百官询问,一定没有异议。如果不是同声庆贺,就算臣辜负陛下罪该万死。”于是确立太子之事就定下来。不久太宗又打算立吴王李恪,长孙无忌暗自争谏,这事于是停止。

高宗即位,进封长孙无忌做太尉。

河北省唐山一中2009年高考仿真试题

试题详情

10.C(前后内容无因果关系)

试题详情

9.B(①介绍长孙无忌好学⑤是太宗的话)

试题详情

8.C(“属”应为“归服”)

试题详情

11.(1)君王选择合适的人选而任用他,并要求他才把事情做成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谁敢不尽力?(任:任用。责成:要求成功。信:确实,必定,一定。孰:谁。不力:

不尽力。5处,每处1分)   -

   (2)杜黄裳善于随机应变,有辅佐帝王的雄才本略。性情儒雅澹渔:不曾触怒别人。

  (达:通晓。权:权变,灵活。王佐:辅佐帝王。雅澹:儒雅澹泊。忤物:触怒别人。5。

处,每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县人,考中进士,又考中宏辞科。郭子仪征召他辅佐朔方府,子仪入朝,让杜黄裳留下来主持军中事务。李怀光与监军暗中谋划假传圣旨诛杀大将等事。以此扰乱军心,想趁乱取代郭子仪。黄裳得到诏书,判断这是假的,拿来质问李怀光,怀光吓得流汗认罪。于是诸将当中凶狠骄横难以控制的,黄裳都以郭子仪的名义撤换掉,众人不敢作乱。

  入朝做了侍御史,为裴延龄所嫉恨,十年得不到升迁。贞元末年,拜为太子宾客,居住在韦曲。当时宦官想请求皇上将韦曲的土地赐给公主,德宗说:“城南是杜黄裳的家乡,不能动。”升任太常卿。当时王叔文掌权,黄裳不曾登门拜访。王叔文女婿韦执谊辅佐朝政,黄裳劝韦执谊请求太子监理国政,韦执谊说:“先生刚得到一个官职,就理科开口议论宫禁中的事吗!”黄裳愤怒地说:“我受三朝恩惠,岂能因一个官职出卖自己的良心!”理科拂袖而出。

皇太子总理军国大事,提拔黄裳做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贪佞无功,趁他来朝,上奏皇帝罢免了他,不久刘辟叛乱,议论的人认为刘辟占据险要的地势,征讨他或许会生出事端。只有黄裳主张不能赦免,于是奏请免除宦官监军,而专门委托高崇文平叛。凡是军队的进退,黄裳在朝中指点,无不合乎军机。崇文向来畏惧刘澭,黄裳派人传话说:“你如果不尽力,就让刘澭取代你。”崇文畏惧,拼死努力,最后捆上刘辟献给朝廷。蜀地平定,群臣祝贺,宪宗看着黄裳说:“都是你的功劳啊。”

  当初,德宗面临的困难很多,总是姑息藩镇,每当节度使死了。派宦官考察他的军队,看众人想推举的人是谁,因此大将私下里用重金收买身边的人,希望能够节制军队,和平年代尤其严重,放镇人选不由朝廷派出。黄裳常常从容地说:“陛下应该以贞元年间的弊端为借鉴,整顿法度,削减诸侯的特权,那么天下太平了。”皇帝曾经问他前代君王如何使国家太平,黄裳知道皇帝锐意治理天下,恐怕不得要领,于是说:“君王之道,在于加强品德修养任用贤臣而已。君王选择合适的人而任用他,并要求他成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谁敢不尽力?”皇帝认为黄裳的话处于一片忠心,赞许并采纳了。从此平定了夏、除了齐、灭掉了蔡、收复了两河地区,把权利还给了宰相,法度森严,依法治国,赫然号称中兴,这种局面是从杜黄裳开始的。

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做河中、晋绛节度使,不久封为邠国公,第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岁。

杜黄裳善于随机应变,有辅佐帝王的雄才大略。性情儒雅澹泊,不曾触怒别人。当初不被韦执谊礼待,等到韦执谊失势,尽力营救;韦执谊死后,上表请求送还他的灵柩安葬。曾患病,医生给错了药,病情于是加重,最终也不生气谴责医生,但任命官吏不太区分品行等级,就收贿赂,没有清廉的名声。做节度使时间不长,没能尽其才,到地方任职后,众望所归。死后几年,御史弹劾上奏杜黄裳收受邠宁节度使高崇文贿赂钱四万五千,查究他的门下故吏吴凭以及杜黄裳的儿子杜戟,两人供认不讳,皇帝念黄裳旧功,只是流放吴凭到昭州,原谅杜戟不再问罪。

2009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