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09757  409765  409771  409775  409781  409783  409787  409793  409795  409801  409807  409811  409813  409817  409823  409825  409831  409835  409837  409841  409843  409847  409849  409851  409852  409853  409855  409856  409857  409859  409861  409865  409867  409871  409873  409877  409883  409885  409891  409895  409897  409901  409907  409913  409915  409921  409925  409927  409933  409937  409943  409951  447090 

3、概念提出的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试题详情

2、特点:

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试题详情

1、概念: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试题详情

5、人口容量的估计(重点、难点)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①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一共有四个方面,而且各种制约因素都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估计环境人口容量难度很大。

但在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乐观派学者认为,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地球上生存的人口高出很多。个别学者甚至断言,地球能够养活500亿人口。其依据有三:第一,目前地球陆地上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用潜力。第二,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的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环境退化。

悲观派学者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不应超过10亿。其依据是:第一,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大。第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指日可待。第三,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

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这是使全球人类能够吃得比较好,并且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应当采取辩证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这是一个过度的人口规模,人口过多引发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问题越发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土地规划管理署在研究全球的土地资源时,测得全球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保持在110亿人口左右,与中间派学者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的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数量还从未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在特定时期和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知识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试题详情

4、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重点、难点)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生活肯定是越过越好,如果说刚才我们探讨的那个时代是只能吃饱饭的时代,但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处于大家都要顿顿吃肉,出门开车,家家都住洋房别墅的时代,也就是说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了,那聘用人才的价格也会提高,比如说改成500元/人。那么你们在自身拥有的资源基础上还会不会能容纳这么多的人口?)因此,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其中的答案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图1.10“木桶效应”

   图中画的是桶板长短不齐的木桶。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但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成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三个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通过影响资源供应能力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如下图所示: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试题详情

3、环境人口容量

对于环境人口容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更具体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的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与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环境人口容量则指一个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试题详情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多少?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容量?

试题详情

1、概念

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试题详情

4.研究今年高考题和各地第一次模拟题中新课程理念的体现,适应高考演变趋势

   近几年很多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即便是非课标区,考虑到向新课标的过度,也在试卷中较多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多数命题以生产、生活和科技为背景,如09全国II(虽然还不是新课程)26题探测石油储量为背景的试题、课改区的传感器(宁夏23题、上海17题、广东15题、山东23题(2)、浙江22题II)有关的、逻辑电路(上海11题)有关的实验。但考查的内容仍是是对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我们需要关注试题中新出现的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试题详情

3.进行系统化训练,突出模块间综合

新课标的编写按模块划分,但在高考试卷中,由于涉及到模块间的综合命题,所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各章的联系,把各个独立的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和网络。对于力学综合、电学综合和力电综合给于充分的重视和系统化的训练。所以组合式命题在高考试卷中大量出现,试题的题干内容比较长,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操作规范化训练,注意解题的切入点、关键点、转折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