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现象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铜生锈是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2.(1)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2)应选用的装置依次为___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①发生装置是_______,你认为应采用装置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可能是__________
40.质量分数是______,用量筒量取_________mL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38.(1)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
(2)由_________种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3)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44.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看到呈紫色,向样品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 A、氯化钠 B、硝酸钾 C、碳酸钠 D、氯化钾
45.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其标签已经破损(如图所示)。已知这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三位同学对液体的成分分别提出了猜测:甲同学认为是硫酸溶液;乙同学认为是过氧化氢溶液;丙同学认为是水。 (1)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测一定是错误的。 |
|
(2)甲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他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所需使用的试剂。 |
(3)参照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实验方案写在下图的虚线框内。 |
|
|
2008年虹口区化学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16 S-32 Zn-65
46.6.5 g锌分别与10%和20%的稀硫酸反应,反应中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
实验Ⅰ |
实验Ⅱ |
锌的质量 |
6.5 g |
6.5 g |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
10% |
20% |
(1)图像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参加反应的10%的稀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_mL。(10%的稀硫酸的密度是1.07 g/cm3,精确到0.1)
(3)6.5 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多少克氢气?
B组
45.由海水晒得的粗盐中除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为了得到纯净的食盐,某活动小组将粗盐样品溶于水后过滤,用得到粗盐溶液,进行如右图的实验。
(1)第①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中的操作M是______________。
(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第②步实验方案的设计,填写在右图的虚线框内。(在箭头上写明所需使用的试剂,及操作,在箭头下方写明反应的现象及相应的物质)
43.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话线中的金属铜丝进行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1)如右图所示,将铜丝分别放入盛有氯化锌溶液、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用细线吊着的长玻璃棒的两端分别绕有40 cm长的铜丝(如右图所示),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左端2分钟后冷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将四段相同长度的铜丝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
E |
F |
G |
H |
实验
装置 |
|
|
|
|
实验
现象 |
铜丝
不生锈 |
铜丝
不生锈 |
铜丝
不生锈 |
铜丝生锈 |
F装置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铜生锈是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