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0178  410186  410192  410196  410202  410204  410208  410214  410216  410222  410228  410232  410234  410238  410244  410246  410252  410256  410258  410262  410264  410268  410270  410272  410273  410274  410276  410277  410278  410280  410282  410286  410288  410292  410294  410298  410304  410306  410312  410316  410318  410322  410328  410334  410336  410342  410346  410348  410354  410358  410364  410372  447090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

2、背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3、建立(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2)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1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4、意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②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根本的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

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1)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重难突破]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制
经济基础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阶级本质
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
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组织原则
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按分权制衡的原则
行使权力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选民不负责任,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中共始终处于领导核心
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

试题详情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历史纵横和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

①时、地:1949年、北平

②代表:社会各阶层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六百多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

(2)内容:

①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3)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职能改变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发展: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2)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试题详情

4、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海峡两岸关系也有了新发展。

试题详情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试题详情

2、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是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试题详情

8. (人教A版116复习参考题B组第7题)

要制造一个无盖的盒子,形状为长方体,底宽为2m。现有制盒材料60m2,当盒子的长、高各为多少时,盒子的体积最大?

变式1:今有一台坏天平,两臂长不等,其余均精确,有人说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则两次称量结果的和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这种说法对吗?并说明你的结论

解:不对

设左、右臂长分别是 ,物体放在左、右托盘称得重量分别为真实重量为为G,则由杠杆平衡原理有:

       

 ①×②得G2=, ∴G=

由于,故 ,由平均值不等式 > 知说法不对

设计意图: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