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9-20题。
19.与自然带②→③→④更替相似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⑥→⑤→④ D.①→⑤→④
20.下列各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⑤、⑥两地 D.①、⑥两地
解析:第19题,图中的②、③、④分别表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③→④自然带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但这种分异主要是因降水量的差异而导致的。图中的⑥→⑤→④,降水量也逐渐减少,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种分异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相似。第20题,①地位于赤道附近,理论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该地处于东非高原,海拔高,导致气温稍低,大气对流也不显著,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发育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带;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由于它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暖流影响,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带,故这两地都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
答案:19.C 20.D
18.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外流河众多,水循环活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
解析:选A。南方自然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0年射阳模拟)下图是世界两条大河水系分布简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乙河流域地理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主要为盆地地形 B.主要为平原地形
C.煤炭资源丰富 D.天然气储量丰富
17.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冬季
B.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C.甲乙河都有结冰期
D.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
解析:由河流水系特征和经纬度位置可知,甲是亚马孙河,乙是刚果河。亚马孙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便利,而刚果河主要流经盆地地形区,与东部东非高原之间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由于两条河流都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都很大,而且水位变化小,亚马孙河流域面积要比刚果河大。
答案:16.A 17.D
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
15.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地转偏向力 B.河谷地势平坦
C.泥沙淤积 D.地质作用
解析:第14题,根据图中AA′、BB′、CC′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可知河流的流向。第15题,河流弯曲,说明河流侧蚀作用强,该地地势平坦。
答案:14.A 15.B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分析并回答12-13题。
12.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13.图中a、b、c、d四城市沿河分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是( )
A.a B.b
C.c D.d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知村落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第13题,d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城市的发展。
答案:12.B 13.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0-11题。
10.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1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0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11题,结合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
答案:10.C 11.A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8-9题。
8.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9.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从图丙可知B水文站水流量较稳定,说明受到上游湖泊的调蓄作用,故AB段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北半球河流应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E岸对应D岸。
答案:8.A 9.D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6-7题。
6.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②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7.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岩石风化作用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但在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但在湿润的环境中,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从图中的④到①、③到②分别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是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较大,从地表风化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的地区厚度最大。
答案:6.B 7.B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
5.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 )
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
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
解析: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答案:4.B 5.A
3.若右图所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①剖面处为背斜构造
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
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根据岩石年龄关系a=c>b则知此处中部岩层新,两翼老,属向斜构造,a、c属山坡,d为山谷,中午a、c处升温快气压低,d处升温慢气压高,吹谷风;深夜则相反,c处吹山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