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1212  411220  411226  411230  411236  411238  411242  411248  411250  411256  411262  411266  411268  411272  411278  411280  411286  411290  411292  411296  411298  411302  411304  411306  411307  411308  411310  411311  411312  411314  411316  411320  411322  411326  411328  411332  411338  411340  411346  411350  411352  411356  411362  411368  411370  411376  411380  411382  411388  411392  411398  411406  447090 

练习、讨论、讲授

试题详情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试题详情

1.恒定牵引力起动过程的分析。

试题详情

2.能正确分析机车的起动过程。

试题详情

1.能正确计算常见情况下各力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试题详情

6.下图是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格内:

A.资源的摄取      B.产品生产制造   C.产品废弃物处理

(2)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生产方式只注意     处理,清洁生产方式却注意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     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                  为目的。这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多以牺牲            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            危机。

(4)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        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试题详情

4.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报告

“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秸杆占31%,

薪紫占25%,传统的炉灶秸杆薪柴的能源利用

率只有10%-15%。”

   材料二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再次提出“节能减排”工作,争取完成

“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右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三  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最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据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727.97万辆,以销售721.60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56%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三”,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          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试题详情

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3)赤潮是________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减少赤潮发生频率的最好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